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绝对安全稳定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
创新建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工作法、精准帮扶关爱落地方案、全量诉求动态“晴雨表”等经验做法,获全市推介。建立健全区级信访督查专员和督察员选派管理、信访秩序维护、矛盾纠纷“弱信号”预警排查、“听民声、解民忧”大接访、信访隐患源头治理、社会治安评价等机制。强化一线治安组织和调委会力量建设,加强夜间经济街区治安防控。新区财产权益保护工作满意度全市第1,全省第2。
(二)以一流法治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立法蓄发展之势。《深圳经济特区大鹏新区条例》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草案纳入《深圳市人民政府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当年拟提请审议项目和《深圳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计划(征求意见稿)》预备项目。二是以服务强项目之效。全力服务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中旅森泊等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出具法律意见800余份,研提法律意见2000余条。三是以预防筑合规之实。加强事前指引预防,编制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汇编案例15个,为企业法治体检30余次。四是以审查强护航之策。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全链条管理,修订并印发《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重大行政决策工作规则》,全面清理新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时向市司法局报备新印发规范性文件,通过率100%。评查行政执法案卷百余宗,加大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纠错力度,1宗依法撤销、1宗变更处罚决定。五是以监督促执法之柔。深化“1+4”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涉企乱罚款、职权下放重放轻管等专项整治,打造“山海‘执’播间”执法直播品牌,出台执法辅助人员管理规定。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扫码入企”,378家企业申领。
(三)以一流基层治理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旅游奋进。推出全市首个“一码当先”景区接诉即办服务平台、共享法庭等线上调解服务,组建联合执法队、法律志愿服务队,发布《大鹏新区民宿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指南》,在7个旅游片区设置9个人民调解工作室,涉民宿类矛盾纠纷100%化解。调研露营行业,推动完善行业发展监管。深化重点片区海鲜餐饮经营综合整治,经验做法获市扫黑办推广。民宿数据落图新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平台,较场尾—所城片区景区楼栋长服务站直接服务为2万余名游客。围绕促旅游提质抓党建,推动美团公司在南澳旅游旺季增设2个配送站点,鼓励景区停车场对网约车司机免费停车1小时,推动新增民宿线上“商户可代客预约”渠道,“小个专”党建助推景区发展工作模式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建典型案例。二是聚焦利企惠民。建成全市首个园区平安服务驿站,为核电基地提供预约+延时、点单+上门等延伸服务以及14项定制服务,矛盾纠纷“一地化解”,隐患整治、法治服务“一网统管”。审定民生微实事项目545个,金额达5000余万元。大力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建成新就业群体服务场景空间14个。组建“社会工作+网格”队伍4支,定向帮扶孤寡老人、精神障碍患者等四类群体,服务1000余人次;114个小区达到党建引领活力小区“六个一”标准,达标率93.4%;全区17354个出租屋分级评定全覆盖,6322栋房屋实现星级提升。三是聚焦凝聚群众。打造“暖蜂”服务阵地14个、暖蜂窗口17个,布设充电桩56处、换电柜11处、充电口425个,为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网格基础数据深度应用于医疗、教育、气象等治理场景,帮助老人、长期病患等2000余人建立健康档案,将学位申请所需证明材料送上门,气象灾害前巡查及现场整改隐患400余宗。四是聚焦治理改革。以南澳办事处为试点,综合网格管理服务向山海领域延伸。《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平台》《AI微改革、微创新矩阵》《“景区警务”大鹏模式》等3个项目入选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首推社区矫正信息协查合作机制,获市司法局通报表扬。“1+N”智慧化管理“深平安”试点落户新区,率先实现五室一厅账号全量开通。新设侨胞同心法律服务站,入围深圳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2024)。
(四)以一流普法精准滴灌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是树牢全社会法治信仰。推进重点对象普法用法,制定新区生态法治特色学法清单,将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纳入基层理论宣讲、党校“干部讲堂”师资库,处级领导干部100%完成述法。葵新社区《主动作为,以担保函解决通信基站搬迁难题》入选市“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典型案例,是我省唯一获司法部全国“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的基层社区。二是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选优配强法治副校长5名,开展“抵制校园欺凌”模拟法庭、“法治第一课”等活动20余场,打造“一学校一模拟法庭”普法特色IP,建设合作共建基地7个。全市率先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区街全覆盖,东涌海洋生态法治公园建成开园,填补我国海洋生态法治主题公园建设的空白,“打造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实践样本”项目荣获深圳市2024年法治改革创新项目提名,并拟作为深圳市法治创新举措报送中央依法治国办。三是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创新“履职评议+执法直播”机制。开展全面法治督察1次、专项督察4次、“执法直播”活动5期,同频实现“谁执法谁普法”、“场景式”培训、公众“云监管”三大功能。新区报送的《强化海陆统筹 打造近岸海域环境监管新机制》成功入围全国第七届“法治政府奖”终评项目。
(五)以一流政法铁军队伍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在局内和“两企三新”党组织全覆盖学习。二是加强作风建设。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及巡察整改,完善制度35项,提醒谈话和警诫谈话83人次。三是加强能力素质。组织全区政法骨干赴外集训,举办平安法治建设培训3期、“周二学习”22期,超1千人次参加,完成10项主责主业全覆盖轮训。举办行政执法、人民调解、综合网格等比武竞赛,评出新区最美信访工作者10名,新区共3人获评市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员,3人获评市年度优秀“法律明白人”,取得市人民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团队第2、个人第1等多项新成绩。超11倍完成党政信息市积分、近6倍完成区积分任务,各项指标蝉联全区第1。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主动创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公共安全风险防范,维护社会面良好秩序。二是推进“信访法治化”落地落实,健全完善“访调对接”机制,推动信访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三是建设“暖心接访”“连心信使”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基层信访窗口建设。
(二)突出发展护航,推进法治安企惠民
一是持续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大鹏新区条例》立法工作,打造新区金牌“法律顾问团”,强化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全链条管理,为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重大决策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二是完成新区行政执法委托协议重签,保障新区执法工作合法性和延续性。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配套工作制度,健全执法辅助人员“进管用出”闭环管理,全面推行执法“扫码入企”,实现“四上”企业100%覆盖、19家执法单位100%扫码。三是持续创新领导干部个性化学法清单,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精品课程。四是开发大鹏特色系列普法精品,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法治保障营商环境主题化评估,做好“八五”普法收尾。
(三)提升治理效能,夯实基层基础格局
一是深化市“深平安”平台运用,探索成立“一站式”化解涉旅矛盾纠纷法治工作站,与龙岗、坪山等兄弟区建立司法鉴定、仲裁等服务点,接续打造民宿调解品牌,力争化解一批信访疑难案件。二是细化治理末梢,落实居委会换届启动工作,加大“民生微实事”统筹力度,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选优配强两新党组织干部队伍,加强诉求建议直通机制统筹调度,持续打造新就业群体精细化关爱服务品牌。四是探索完善新区“山海网格”建设运行机制。强化网格事项排查督导,建设跨部门协同处置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