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大鹏新区政法和社会工作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MB2C1719XA/2021-00058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06-21
名称: 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6-22
主题词: 2020年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打印】 【字体:    

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1-06-22  浏览次数:-
(2020年,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新区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奋勇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为新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做出了新贡献。)

  2020年,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新区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奋勇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为新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做出了新贡献。

  一、总体成效

  ——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加强。在全市率先配齐街道政法委员,全面实施《大鹏新区政法工作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保持高位统筹解决政法领域重难事项,实现“党管政法”向基层延伸。

  ——维护政治安全成效进一步增强。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胜利收官。

  ——新区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全省组织的政法工作满意度测评中,8项指标有7项排在全市前三。其中,政法工作满意度全市排名第1,“平安创建”知晓率全市第1,“平安创建”参与度全市第2。

  ——法治城区建设质效突显。全省首个经最高院批复的“三审合一”环境资源法庭正式运行。“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全链条法治化改革”项目入选深圳经济特区40年法治建设创新案例。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大鹏办事处水头社区成功创建2020年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葵涌司法所被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街道司法所。大鹏办事处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张浩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

  ——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发动楼长参与、支持防控工作,累计7506人次参与配合网格员开展排查、防疫宣传和服务相关工作。社区小区未发生1起感染病例。集中隔离点未发生1宗安全事件,收到感谢信、锦旗等80余份。新区网格管理中心被评为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二、主要举措

  (一)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法干部履责尽责全过程,坚持做好“四个突出”。一是突出高位统筹。新区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并召开党工委会议研究审定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工作,多次听取重大矛盾纠纷和法治问题,关键环节亲自协调、督办,以上率下强化落实部门责任、属地责任。二是突出制度完善。健全常态化学习制度,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引导政法干部定期学、规范学、深入学。三是突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新区政法领导干部100%参与政治轮训,不断提高政法干部的政治能力和素养。四是突出问题解决。由新区分管领导牵头项目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调研课题,紧密结合新区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从基层和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二)深入推进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筑牢新区“政治安全护城河”。

  (三)落实“一十百千万”行动目标,以“六清”“六建”为抓手,全面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战。

  (四)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高”站位突出政治引领。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大鹏新区党工委平安大鹏建设领导小组,充实重点成员单位43家,推行扁平化管理,形成内部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二是“实”落点推动基础建设。成功创建安全文明小区109个,区级“平安校园”28所,实现区级“平安校园”全覆盖。三溪、葵新、官湖、土洋等首批4个社区平安服务驿站正式运作,以社区警务室为基础,集合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等N个功能,“零距离”“一站式”服务群众。三是“活”机制构建共治体系。以坝光、鹏城、下沙、新大等社区为试点,创新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核同心圆”。探索物业服务企业发展新模式,引导华侨城鹏城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参与大鹏所城片区景区建设,及时化解辖区安全事故、旅游纠纷、消防事故、交通事故等4大类隐患48次。建立新区出租屋(城中村类)分级标准量化标准,完成约300栋城中村出租屋的分级工作,推进基层治理高效化运转。

  (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突出区域特色,主动作为、聚力攻坚,助推法治大鹏建设有新成效。一是抓考核、强督查,主支撑更有力。调整优化法治政府建设区级考核指标,将上级督察、示范创建、问题整改等专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联合新区各单位开展专项法治督察4批,实现新区15家执法单位走访督导全覆盖。二是变“被动”为“主动”,公共法律服务更精准。疫情期间主动“送法上门”,制定企业法律需求问询单,共走访服务企业2519家,提供法律咨询1530人次,助力新区企业复工复产。全市首创社区矫正LOGO,率先在全市探索分类矫正教育,开发“安全D”系列课程,实行个性化矫治,打造大鹏社区矫正专业品牌。三是变“单调”为“多元”,学法用法气氛更浓厚。结合民法典等新法新规颁布契机,在大鹏所城举行“把民法典请回家”启动仪式,举办各类专题学习讲座40余场、宣传活动180余场,以“入户走访”“摆摊咨询”“送法上船”等模式,将普法从陆地延伸到海洋。

  (六)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立足网格力量,织密群防群治疫情防控网。一是细化指引。制定新区重点疫情地区来(返)深人员采集等工作指引6项,确保各级网格部门按规定有条不紊开展防疫排查工作。二是抓实网格。以在册的重点疫情地区人员名单为基础,对辖区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和动态排查管控,走访房屋557966间次,排查上报安全隐患15925处,上报率100%。三是群防群控。广泛发动业主、房东、楼长等出租屋管理群体参与、支持防控工作,凝聚群众力量。落实相关群众主体责任,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1.2万份,点对点推动“i深圳”自主申报登记全覆盖。

  三、2021年政法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新区工作实际,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构建“平安大鹏、法治大鹏、美丽大鹏”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一是以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为牵引,为政法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加快健全新区政法工作体系和体制机制,强化政法事业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请示、报告、决策、执行制度,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制约有效的工作体系。

  二是以维护政治安全为首责,夯实新区安全稳定根基。

  三是以深化行业治理为主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鹏。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成果,推动各行业从源头上补短板、堵漏洞、强监管,强化各“平安细胞”牵头单位责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形成信息共享、协调配合、联合整治、行业领域常态化治理机制。

  四是以精细化网格管理为抓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依托智慧大鹏建设新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平台,通过“多网合一”实现网格事件闭合运行管理。围绕体制机制、风险防控化解、创新治理手段等内容制定出台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五是以街道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从明晰权责、规范机制、强化监督、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升街道行政执法水平和统筹指挥能力,构建全方位执法监督体系,强化对区级主管部门和街道的双重督导考核,破解职权“接住用好”难题,切实有效提升新区行政执法水平。

  六是以法律服务保障大局为目标,全力推进法治大鹏建设。通过生态环境资源矛盾纠纷“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政法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培育大鹏特色法治文化,以全省首个生态法治公园——葵涌生态法治公园为试点,积极创建主题多样的法治文化示范点,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七是以群众诉求服务为导向,打造矛盾化解联动协作新局面。聚焦群众诉求,构建服务体系,打造“500米群众诉求服务圈”“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基本实现“诉求服务在身边、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