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589172269C/2022-00382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2-01-30
名称: 大鹏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2-08
主题词: 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打印】 【字体:    

大鹏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2-08  浏览次数:-
(大鹏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作风和能力提升;以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以“两张表”为依托,深入推进“平安、绿色、幸福”机关建设。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勇于担当,做到党建、业务、防疫工作科学统筹、一体推进,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学史力行,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激发活力

  1.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坚持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和“第一议题”学习,利用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主任办公会等开展理论学习,由班子成员轮流领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1年共开展相关学习140次。同时,坚持定期开展理论知识考学活动,以学促考、以考验学,中心党员干部各期测试合格率均为100%。二是延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良好做法,坚持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日活动,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通过学原文、分享学习心得、观看纪录片、书记讲党课、开展实地教学等形式全面系统开展“四史”学习,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是在学习“四史”基础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机关事务专项人才”课题调研活动。干部职工立足自身岗位实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所学所得开展课题调研,通过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提出解决思路,提高干事创业能力水平,培养一支勤于学、善于思、敏于行的人才队伍。

  2.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好实事。结合“普直联”工作,向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征集了群众“微心愿”14条,中心党员干部主动认领,集中攻坚,目前已全部帮助解决;前往挂点葵丰社区、布新社区开展入户慰问、安全生产检查、环境清洁、入户宣传等,共32次。

  3.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和新区成立10周年,结合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17次,如:“学史力行,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不忘初心跟党走、健康五一百里行”百公里徒步、“童心向党庆六一 书写祝福贺百年”儿童节主题活动等;选派党员参加“深圳市机关事务系统‘筑梦双区心向党’党史学习教育演讲比赛”并荣获二等奖。同时联合中心工会兴趣小组组建合唱队、舞蹈队,通过邀请专业导师定期开展训练,拍摄党建宣传片《最是平凡砺初心》、音乐短片《歌唱祖国》,参演新区成立10周年合唱节目《灯火里的中国》。

  (二)坚守底线,坚持安全第一,精准施策防护有道

  1.筑牢网络信息安全“防火墙”。一是通过开展涉密文件专项排查、网络终端安全检查、国产终端安装调试,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各项宣传活动等方式,强化中心干部职工网络活动安全意识,抓好中心网络及信息安全,严防信息泄露,构建“平安”机关。二是与新入职员工、服务外包团队、小型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签订保密相关协议(条款),共27份。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一是始终坚持“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节假日前专检,重大隐患整治不过夜”原则,常态化对管辖物业各关键点位如设备用房、消防设施、仓库、充电桩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021年共开展设施设备、公务用车等各类安全隐患排查680次,发现隐患225处并均已整改完毕。同时新区分管领导、中心领导定期带队开展专项隐患排查,共56次。同时对于用电、用气关键环节,特别邀请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龙供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派遣安全员共同开展用电、用气设施安全检查共9次,累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处,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安全宣教。2021年,中心结合疫情防控、节后复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安全宣传月等各类时间节点,以会议传达、屏幕刊播、开展培训、组织实地参观等形式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森林防火、反邪教等进行宣传,做好安全生产宣传“进机关”,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应知应会能力,在新区营造良好的安全宣传氛围。

  3.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一是夯实基础,环节把关,突出重点。每日开展食材农药残留检测。2021年共开展果蔬、肉类、海鲜类食材检测19528批次,合格率100%;收集食材专业检验报告共446份,并形成台账随时查阅。二是靠前思考,主动作为,多次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鹏监管局食品科及葵涌所前来机关食堂对各项操作进行系统、全面检查,现场指导食品安全、节约粮食宣传、限塑等工作。10月起安排专人在食堂实时跟进食品安全落实情况,同时监督餐饮浪费现象,并将发现问题记录存档,作为服务外包团队季度考评依据。三是加强食材质量管控,严格按照《机关食堂食材配送供应商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安排专人验收食材数量及质量,并开展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坚决予以淘汰。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机关食堂工作人员实行一天一安全教育、一天一晨检,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机关食堂内控管理;定期开展食品、消防、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酒精使用及储存,岗位卫生规范操作等安全生产知识专项培训,共17次,424人次参加;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开展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在线培训,食堂管理人员及服务外包团队共104人参加,其中,必学任务学习完成率94.2%、考核通过率94.2%。同时为验证培训效果,组织食堂餐饮从业人员开展年度食品安全知识考核,合格率为95.9%。

  4.加强交通安全宣教。一是定期召开政务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驾驶员安全思想教育,2021年共开展4次,实现中心道路交通安全全年“零”酒驾、“零”事故。二是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政务用车、通勤班车驾驶员召开交通安全宣传动员会,集中观看宣传片、开展宣誓活动;借助科技,扩大宣传,以派发传单、扫码答题、签署交通安全倡议书等方式发动新区干部职工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5.紧盯工程关键环节。一是做好零星修缮及小型建设工程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前、中、后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及时确认质量、进度和现场发生工程量,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工序、方法等,保证每道施工工序都符合要求。二是为有效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力度,要求每个施工单位签订《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责任书》,并按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重要项目施工前召开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协调会,施工期间进行联合安全生产检查,进一步排查、解决施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安全施工。

  6.落实防范未“燃”。一是定期开展义务消防队技能训练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通过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义务消防队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和干部职工疏散逃生能力,2021年共开展相关训练演练57次。二是持续推进消防设施合规化及老旧消防设施更新工作。改造消防水泵房供水设施,实现新区管委会大院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分离,并加装消防用水稳压设施,确保消防用水水压稳定达标;更换大院内部分锈蚀渗漏的消防供水管道,保障消防供水正常使用;对机关食堂厨房、部分办公楼的消防设施进行更新完善。

  7.提升反恐防暴措施。积极开展实战演练,开展技能训练,努力提升安保队伍技能水平。2021年共组织开展反恐演练、盲演3次。同时严格按照《安保队伍学习与训练制度》,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自主训练,并邀请葵冲派出所和机训大队教官对中心安保队伍进行反恐技能训练,2021年共组织保安队伍开展反恐技能训练63次、消防技能训练55次、体能及军事训练71次。及时更新补充反恐防暴装备,提升硬件配备,提升“物防”水平。

  8.完善三防应急管理机制。一是未雨绸缪,汛期来临前提前开展防汛准备工作检查,查验辖区内雨衣、雨鞋、沙袋、应急手电筒等物资储备情况,形成《三防抢险物资配备统计清单》,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补充。同时不定期开展三防应急演练共4次,提升队伍防汛处置能力。二是密切关注三防预警信息,健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机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台风“查帕卡”“圆规”影响期间,中心第一时间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对管辖物业开展防风防汛检查,重点检查建筑外围门窗、电力设备、排水设施、树木、三防物资储备及人员值班情况等,落实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事后及时清理环境卫生,确保机关正常运转。

  9.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1)把好机关防控大门。一是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要求,做好公共区域、会议室、机关食堂、公务车辆等的消毒消杀,加强人员动向管理和进机关测温、查码工作,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努力确保机关安全。二是主动邀请新区公卫中心专家不定期现场指导机关防疫工作,加强学习培训、完善机制,并形成常态。组织修改完善《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手册》,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确保机关防疫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三是加强小型建设工程施工期间疫情防控管理。切实做到施工前有排查登记,施工中多部门共同监管,督促施工单位切实做好每日体温监测登记及活动轨迹管控,确保稳妥有序开展施工。四是积极响应号召,分别在6月7日至13日、6月21日至23日选派了66名党员、群众志愿者全力驰援大鹏办事处开展核酸检测、卡口测温工作,缓解基层人手不足的压力。共计完成核酸检测登记27927人次,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2)做好境外转运专班保障。常态化开展新区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专班的各项保障工作,做好专班工作人员“冲锋陷阵”的“坚强后盾”,与溪涌工人度假村积极协调,保障好工作人员的用餐和居住;严格落实闭环管理,确保安全无错漏,截至2021年11月15日,共保障境外人员转运1947车次、转运入境人员9592人次。根据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工作安排,11月16日起境外专班相关保障工作将移交至新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开展。

  (3)牵头管理阳明酒店健康驿站。在前期牵头组建并管理了2个集中隔离点的经验指导下,中心迅速开展现场勘查、物资保障、人员调动等前期筹备工作,组织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管理机制,一周完成组建,于6月6日正式启用,将大鹏LNG、深圳LNG和华安公司3家企业的特殊作业人员纳入防疫管理。在落实防疫管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了企业的各项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实现了港口特殊作业人员集中住宿、“点对点”转运管理,筑牢港口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4)保障坝光生态国际酒店启动进驻。11月21日接到新区党工委指示,12月25日前要确保坝光人才公寓270套房达到入住条件,并保障过渡期抽调干部职工的用餐。时间紧,任务重,中心上下全力以赴投入坝光生态国际酒店启动进驻专班前期保障工作,加班加点对接采购、安装,高标准完成家具、家电、办公设备采购安装,就餐场所选址、施工,餐饮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269套共610间房的家具、家电、日用品配置,并移交至专班;7天完成485㎡就餐场所的装修,12月20日投入使用,可同时容纳200人用餐,供餐正常进行。

  (三)对标提优,坚持服务至上,高效保障机关运转

  1.共建共治共享机关事务管理新机制。通过“行走机关”、组织开展满意度调查、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并及时开展相应整改,进一步畅通了与新区各单位的沟通桥梁,提升干部职工满意度。2021年上半年满意度调查显示,新区干部职工满意度为99.11%,较去年同比上升4.89%。共收集汇总各方面意见建议83条,同比去年下降了45%。截至目前,83条意见建议已全部整改、回应到位。

  2.改造提升就餐环境。为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就餐环境以及减少就餐排队时间,利用国庆假期对机关大院食堂进行了修缮改造,在外侧增加了68个座位,并将就餐模式由自助餐改为分餐制,让晚到的干部职工也能享受同品质的菜品,实现就餐更公平、环境更卫生、食材用量更可控。

  3.优化调配各类用房。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房源,对生命科学产业园、消防开放站、原行政服务大厅相关用房进行合理调配,统筹调整办公用房,提高使用效能,满足用房需求。

  4.优质高效保障各类政务活动。一是在提供优质乘车服务上下功夫,强化驾驶员思想教育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同时优化用车环境,增强新区干部职工乘车体验。二是加强用车保障任务前期谋划,有力有序保障市委组织部相关活动、两会等重大政务活动用车,各项政务用车,境外专班转运用车等调度任务顺利进行。2021年合计提供公务车辆保障2731车次。三是规范开展政务差旅、公务接待、会务等保障。2021年保障深圳公务员“学讲话·见行动”主题宣讲活动(大鹏专场)、大鹏新区“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等大型活动300场次、各类区级会议2864场次。

  (四)示范引领,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提升管理效能

  1.抓好区域绿化提升。为进一步提升绿化水平,高标准“扮靓”机关大院,一是按照《绿化管理定期工作安排表》26项细则,加强对绿化公司考核力度,每月考核一次,督促配备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做好绿化管理工作,经统计团队考核平均得分为92.36分。二是多次开展市场调研,掌握绿植市场价格,把控绿化预算,同时学习市场绿植搭配方式,提升审美标准。三是对1号楼一楼窗台、东西两侧连廊、七楼楼顶及5号楼小阳台进行景观提升“微实事”,美化办公环境。

  2.深入推进节约节能。一是节气率连续两年稳超预期目标。自2019年实施食堂燃气改造以来,经审核,2021年机关食堂节气率为30.09%,年节省用气量41471m³,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节能示范作用。二是实现新区22家党政机关建设成为深圳市“节约型机关”,创建率100%,创建进度全市第一。三是圆满举行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系列活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综合运用线上和线下多种宣传手段,营造起热烈的宣传氛围。累计向新区干部职工、挂点社区居民发放了近千份环保手册和节能宣传用品。开发的“低碳生活大挑战”线上小程序有奖答题活动得到了新区干部职工热烈欢迎,千余名干部职工、群众踊跃参与,并通过47家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有效扩大了节能宣传影响力,增强了干部职工、社区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3.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一是健全垃圾分类收运系统,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并做好工作台账,对生活垃圾收运进行数据化管理。二是强化景观式地埋垃圾桶收集点管理,融合周围景观绿化解决异味、臭味、蚊蝇滋生、不美观等问题。三是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更换了四号楼生活垃圾收容器标识。四是通过屏幕、宣传栏刊播,举办线下互动、知识讲座,组织线上知识竞赛,结对共建进社区等方式多方位、立体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倡导“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理念,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4.提升物业管理效能。一是落实制度化管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每月严格按照《物业管理定期工作安排表》35项细则对物业团队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用制度约束、督促部门职工、各外包团队做好物业管理。二是实施智慧化管理,推动机关事务管理现代化。引入人脸识别系统,对办公室门禁系统进行升级;引入使用室内外智能扫地机器人,并安排专人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物业清洁效率,提升环境保洁效能。三是全天候“网格化”管理,确保物业管理不留死角。实施早晚班、节假日值班制度,部门职工每日轮值,进行“网格化巡检”,责任到人;严格落实设施设备定期保养,常态巡检每日一次,设备保养两月一次,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做好法定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情况下的物管人员值班安排,全程做好电力、清洁卫生、门禁系统科学化管理等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提升机关干部职工舒适度、幸福感。

  (五)落实规定,坚持规范管理,监管效能日益提升

  形成常态长效监督指导机制,不断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管理工作。

  1.优化公务接待。一是以新区党工委第二轮巡察工作为契机,积极开展自查自纠,结合实际制定《公务用餐保障规范》《反食品浪费具体措施》等内部文件。二是前往新区直属各单位、各办事处开展公务接待相关事项专项检查,未发现违规情况。

  2.严抓公务用车。一是常态化对新区公务用车定点停车点开展节假日公务用车入库检查,未发现违规问题。二是召开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推进会议,督促、指导新区65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完成公务车辆加油卡备案、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信息录入等工作,确保私车公养整治措施落到实处。三是监督新区各单位完成公务车辆季度费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加强业务指导,前往新区26家单位开展走访调研和制度宣讲,进一步规范公务车辆管理和使用。

  3.规范办公用房。一是加强办公用房管理政策学习。前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及兄弟区交流办公用房管理工作,就接收产业用房的管理分配、管理制度、物业产权登记等问题进行学习交流。同时邀请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处专家前来新区开展《深圳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政策培训。二是严格落实“逢提必查”原则,共计对新区各单位、各办事处新提拔或调换领导干部22间办公室进行面积核查,未发现违规问题。三是开展年度办公用房专项核查工作,对新区24个单位共125间办公用房进行了抽查,均符合相关标准。

  4.常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一是坚持每月在机关食堂开展党员先锋“光盘行动”督导,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标语,派发宣传品,发布温馨提示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指导。二是通过科学研判就餐数据,严抓食材采购和验收,保证食材使用率,加强现场管控等措施,力争从采购源头抓起,细化烹调环节将杜绝餐饮浪费贯穿于供餐全流程。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常态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并加强对新区直属各单位、各办事处的业务指导和交流。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宣传教育,制止餐饮浪费、培养干部职工良好的节约习惯。二是持续加强节假日公务用车入库检查及常态抽查。三是依托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每季度开展数据分析,加强监督、杜绝廉政风险。四是积极推进新区公务用车编制、标准、配备等工作,指导新区各单位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五是坚持好“逢提必查”及年度核查原则,做好办公用房统筹、调配和管理工作。

  (二)推动节能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节能管理精细化。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节能系统,每日专人跟踪用能数据,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每周对比分析水、电、气使用情况,对于用能幅度大的及时查找原因,并立行立改;每季度全面梳理分析一次用能情况,形成用能分析报告,为节能工作后续发展提供指引方向。二是推动节能宣传常态化。除继续开展好每年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外,加强日常节能宣传,如利用好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各类节能宣传视频,结合中心普直联活动,在社区开展好垃圾分类、绿色用能等节能宣传,促进机关干部职工、社区居民节能意识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控烟工作及相应资金保障,打造无烟办公环境,推动干部职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