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现场的市民、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2023年“对话大鹏·聚焦高质量发展”政府在线访谈的活动现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张蓝云。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大鹏新区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实现大鹏式的高质量发展。根据“政务公开”绩效考核工作要求,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拟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工作,开展八期网络在线访谈活动,分批次组织新区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集中接受视频专访,谈理解、谈认识、谈举措、谈落实,并与网友互动交流,回应网络热点和难点问题,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今天的活动我们邀请到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廖国胜与大家见面。过去一年,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如何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动新区生态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何推动全区“一盘棋”,推进文明创建及环卫测评工作,并高效落实相关整改措施?又如何推动环卫品质提升,改造提升环卫设施,优化环卫工作体系?这些问题将在我们今天的访谈中一一揭晓,此外,来自“爱大鹏”、深圳新闻网和大鹏网的网友、居民代表也参与到我们活动中。首先请您和大家打个招呼。
【廖国胜】:主持人好,各位市民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廖局,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对话大鹏”栏目。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是促进大鹏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城市宜居的必然要求,其中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2023年已经过去近半,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基本概况和主要职责。
【廖国胜】:好的。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是新区直属的正处级职能部门,内设4个科室,包括综合科、市容环卫科、景观园林科、执法监督科;下设1个事业单位,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是负责市容市貌、城市照明、市政公园、绿化管养行业管理工作,统筹指导全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大鹏新区城区面貌可谓焕然一新,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建设国际一流公园城市的目标,在推动城市管理提质升级和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廖国胜】近年来,我局按照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洁净城市、建设国际一流公园城市的目标,以绣花功夫营造市容环境,助推新区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
“厕所革命”持续深化巩固。严格按照新区“厕所革命”工作方案和工作要点,对硬件设施较差且较破旧的工作站及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厕开展整体升级改造工作,及时修补或更换公厕内破损设施。截至目前,已完成12座公厕改造工作,今年预计再完成9座公厕的新建或提升改造工作,100%实现新区市政固定公厕24小时开放,用心用情把“厕所革命”这件“关键小事”办好办实,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环卫作业全面提质增效。大力提升环卫设施、设备、作业转型升级,多管齐下加速环卫作业现代化,完成3座垃圾转运站的提升改造工作和环卫清扫收运车辆100%新能源替换工作,打造完全无人智能清扫标杆示范,全面提高环卫设施品质,推动环卫作业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市容秩序管控持续优化。深入推进“六乱一超”专项整治行动、非机动车乱停放专项整治行动、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等工作,持续优化新区市容秩序管控。今年以来,共整治乱摆卖22595宗,乱张贴15752宗,乱挂晒16045宗,乱堆放22498宗,超门店经营21533宗,1400余处非机动车乱停放等问题,并新划定3884个非机动车停放车位,签订新版门前三包责任书共5500份,“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率100%。
垃圾分类继续提质增效。全面推进社区垃圾分类设施改造,18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位100%完成密闭化升级工作,改变了居民对垃圾桶就是“脏乱差”的刻板印象,并通过持续入户宣传和主题活动宣教,吸引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过98%,勾勒出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一道文明城市靓丽风景线。
高质高效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截至目前,新区新增公园数量达到56个,公园绿地面积增至57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至36.26平方米(按新区人口16.66万计),位居全市前列,建设成效显著。
打造山海连城的全球知名户外运动天堂。紧扣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任务,打造“山脊翠脉”“滨海蓝带”,开展土洋线、打马沥环线、鹏海线、东风岭穿越、抛狗岭线等5条郊野径共计22.5公里建设,年内高水平实现62公里滨海骑行道全线贯通。
绿化审批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健全占用城市绿地和迁移砍伐城市树木的审批、监管、处置、执法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以精准服务全力支持新区重大项目建设,助力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成为全市首个全线完成绿化迁移的在建城际项目,专业高效服务获得企业点赞。
【主持人】:环卫指数测评一直是地区环卫的重要指标,2022年度新区环卫指数测评成绩稳居全市第三,这是2021年以来,新区连续2年保持全市第三的优异成绩;垃圾分类减量绩效考核自2019年起连续4年排名全市第一。作为城市的“大管家”,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取得成绩都有目共睹,那在推动全区“一盘棋”,推进文明创建及环卫测评,并高效落实相关整改措施方面,有哪些行动和谋划?
【廖国胜】:2021年以来,新区紧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始终坚持以“生态立区”的高度全方位推进环卫测评工作,持续向管理要效益,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克服环卫清扫保洁指导单价和公厕管养指导单价全市最低、城市管理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实现环卫测评成绩连续两年稳居全市第三。
一是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完善现有机制体制建设,持续推动管理改革,从严从细落实已定政策方案,强化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监管指导,通过高强度管理抓好环境卫生及市容秩序等基本面的管理工作,持续向管理要效益,推动环卫管理精细化、智慧化。
二是持续推动环卫设施品质提升。纵深推进“厕所革命”,制定区级层面社会公厕升级改造“以奖代补”方案,鼓励各社会公厕责任主体自行开展升级改造,对标对表,全面提升新区转运站、公厕、环卫作业车辆等环卫设施品质,推动环卫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三是抓实环卫企业履职尽责。持续完善对环卫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坚持“奖罚分明”“履约评价”,落实信息系统监管,用好用活“大鹏新区环卫作业精细化监管平台”,实时监控环卫企业人员、设备配置情况和作业情况,促进环卫作业更精细、更专业、更科学。
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础、精益求精的工作做法,一是完善机制压实责任。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依托新区城管联席工作机制和新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平台,加强和各职能部门、各办事处的沟通协作,印发年度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协同发力,深化各类场所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保障作用抓社区分类治理,180处集中分类投放密闭化改造全覆盖,东山社区、布新社区等5个垃圾分类获评“百优社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二是打造全国宣教品牌。依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以线上直播、线下策展形式积极发动宣教,先后开展植树节年花年桔回植、垃圾分类大讲堂、《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两周年、深圳·南充垃圾分类高质量发展论坛等主题活动,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先后获评“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打造了全国垃圾分类宣教品牌。三是先进工艺变废为宝。在全市率先将椰子壳纳入厨余分类渠道粉碎堆肥,采用行业成熟领先工艺将绿化垃圾制备成绿地有机肥、园林有机覆盖物,厨余垃圾制备成可用于污水净化的碳源等,实现100%资源化利用,全年可处置厨余垃圾、绿化垃圾5万吨以上,有效降低末端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形成全链条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体系。
后续新区垃圾分类工作,将继续按照“推进新区垃圾分类体系化发展、注重资源利用专业化处理和着力民生服务实效化治理”三大工作思路深入谋划,不断加强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
【主持人】:从廖局的介绍中,我们也能看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所做的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还有怎样的思路和举措?如何能将更多城市管理的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廖国胜】:后续我们将坚持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工作,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落细落实《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公园城市建设、文明洁净城市打造、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继续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奋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一流品质打造独具魅力的公园城市。一是奋力推进“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建设,紧扣“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目标,高水平实施“山脊翠脉”“滨海蓝带”,实现滨海骑行道全线贯通,目前已经完成“一脊”“一带”滨海骑行道的建设任务的全线踏勘等前期工作。二是围绕公园城市总体规划的新区四大滨海公园群谋篇布局,高质量推动城园融合发展。目前已制定《大鹏新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落实“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大鹏新区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正开展龙岐湾、官湖-下沙公园群规划研究,已取得官湖-下沙公园群课题研究备案。三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高标准实施城市绿化美化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7年,全市需新增100万株以上,其中大鹏新区需12万株以上。正积极联合各相关单位积极发动全社会履行植树义务,参与树木种植、养护、宣传全过程。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积极组织植树主题的各类活动,广泛推广义务植树影响力,确保完成12万株植树任务。
精耕细作高质量打造宜居宜游的“最洁净城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以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建立“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机制为导向,构建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绿化管养等方面问题整改的“全链条、全流程”的大环卫管理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优化城市品质,努力创造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推进新区垃圾分类体系化发展、注重资源利用专业化处理和着力民生服务实效化治理”三大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垃圾分类精细化治理。一是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体系,持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体验感,完善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收运体系,高效处置分类后生活垃圾。二是继续推进垃圾分类产业化,推广厨余垃圾、绿化垃圾等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做法,持续完善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链条。三是切实办好垃圾分类这项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全覆盖,坚持深化垃圾分类融入基层治理,由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抓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引导辖区居民、物业、企业、志愿者等主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共建共治共享。
以队伍建设打造服务民生的“法治城管”。指导、督促各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全力落实“队伍建设、养犬管理、专项执法、市容秩序管控、执法考核”五项举措,持续提高大鹏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精细化水平,全力提升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品质,打造时时干净、处处整洁的市容环境。
【主持人】:谢谢介绍,下面我们来看下网友的一些提问。第一位网友问的是有关社区的话题。这位网友说:现在垃圾分类在我们小区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是相对来说分类垃圾桶数量还是有点少,距离也比较远,能不能在居民区继续增设一些分类垃圾桶?
【廖国胜】:谢谢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减少垃圾分类桶,并不仅仅是为了垃圾分类,最终目标是提高住宅区居住环境品质。垃圾分类桶过多,收运效率会降低。若收运不及时,会造成居住环境“脏乱臭”的现象,并容易孳生“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传播各种病毒和细菌,是对居民的居住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现在住宅区设置的垃圾分类桶,是集中式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新区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规范要求,按照“集中”原则设置分类投放点,一方面是希望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另一方面按照“集中”原则,可以最大化集中住宅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提升分类收集收运效果和效率,同时减少垃圾分类投放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后续我们将进一步调研,督促各办事处和物业、社区加强沟通,根据实际适当调整垃圾分类投放点布局,满足居民的分类投放需求。
【主持人】:我们来看另外一位网友的提问。这位网友说:我在大鹏新区工作,周末喜欢和家人一起看看公园和沙滩,请问下沙公园群什么时候能建成开放呢?
【廖国胜】:天然氧吧、碧海蓝天,大鹏新区始终以一流品质打造独具魅力的公园城市。近期公园建设重点工作中,一是奋力推进“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建设,加快推进坝光公园群、官湖-下沙公园群、龙岐湾公园群建设,根据行动计划制定相关规划及项目库。二是践行“公园城市”建设新理念,全面推动“山海连城三年行动”落地,加快推动新区滨海骑行道前期工作,持续推进高品质郊野径建设,依托新区山海城相依、半城半绿的生态格局,完善新区通山达海远足郊野径及绿道慢行网络体系建设。下沙公园群由鹏飞公园、下沙湿地公园、时光海公园组成,目前鹏飞公园一期已建成开放,接下来我们会全力推动公园建设,争取2024年底面向广大市民开放,为大家提供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好去处。
【主持人】:感谢廖局为网友详细解答,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和市民代表来参加本期“对话大鹏·聚焦高质量发展”政府在线访谈活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