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山海连城打造独特大鹏名片

时间 : 2023-10-20 16:46 来源:大鹏新区 视力保护色: 【字体:  

  【主持人】各位现场的市民、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2023年“对话大鹏·聚焦高质量发展”政府在线访谈的活动现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张蓝云。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大鹏新区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实现大鹏式的高质量发展。根据“政务公开”绩效考核工作要求,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拟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工作,开展八期网络在线访谈活动,分批次组织新区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集中接受视频专访,谈理解、谈认识、谈举措、谈落实,并与网友互动交流,回应网络热点和难点问题,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今天的活动我们邀请到大鹏新区水务局副局长张传雷与大家见面。过去一年,大鹏新区水务局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到新区水务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我们将围绕大鹏新区水务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居民供水保障、防汛抗旱等方面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此外,来自“爱大鹏”、深圳新闻网和大鹏网的网友、居民代表也参与到我们活动中。首先请您和大家打个招呼。

  【张传雷】主持人好,各位市民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对话大鹏”活动。首先我们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大鹏新区水务局的基本概况和主要职责,加深大家对水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张传雷】好的。大鹏新区水务局内设机构有综合科、水资源和供水保障科、河道堤防和排水管理科、水务执法科;所属事业单位为大鹏新区水务管理中心。我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水行政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负责新区水务发展规划及水资源、防洪排涝、农田水利、供排水、节水、水土保持、河道管理、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回用、再生水利用、雨洪利用等;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以及负责新区河道、水库、堤防等水务设施的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在“双区”叠加、“双区”驱动、“双改”示范的重大战略机遇下,深圳正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新区是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海岸线约占全市二分之一、海域面积约占全市四分之一,水网密布,拥有集雨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河流59条。请您介绍下近年来新区水务工作都有哪些成果,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新区环境面貌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传雷】近年来,新区水务部门围绕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以高质量“美丽大鹏”行动为引领,坚持“六水共治”,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区水环境,切实服务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绘就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

  一是坚持治污先行,打造幸福河湖。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根本治理”十六字治水方针,以全面推行落实河湖长制为抓手,新区水务局启动了从源头到末端、从岸上到水域的全域水环境提升工程,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河流综合整治工作。为从源头杜绝污水入河,近年来新区敷设污水管网长度超270公里,实现了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率从新区成立之初不足10%上升至目前的98.6%;同时还对459个入河排污口、14000余栋排水不规范房屋实施了改造、整治。截至目前,新区59条河流在保持全部Ⅳ类以上水质基础上,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为全力推进水城融合,真正实现还碧水于民,还生态于民。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河流(河段)综合整治工程,整治数量超过新区河流总数的1/2,通过运用清淤、截污、生境修复等生态治理手段,让河流自净能力、防洪功能、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和千里碧道建设工作,坚持高标准推进打造生态碧道和海堤。目前,大鹏新区已建成碧道76公里,成功打造出一批彰显新区东纵、渔村历史文化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滨海风情特色复合型廊道。此外,通过实施防潮、生态、海绵“三重海岸防线战略”,使新区海堤在实现自然保育和环境品质的提升的同时,其防潮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并有效保障新区近20万居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防洪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优质亲水空间全民共享。目前海堤已成新区旅游新名片,深受游客好评。2023年5月,新区生态海堤建设和管理成效获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调研组肯定。

  三是坚持供水为民,守护源头活水。水是生命之源,安全用水、节约用水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位居民息息相关。如何确保新区居民用上“安全水”“放心水”是新区水务部门的头等大事。除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新区水务局还探索建立“水源——厂网——用户”全过程保障,实现“供水——用水——节水”全场景监管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居民守护源头活水,持续提供更加优质供水服务,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同时为匹配新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急剧增长的用水质量、用水安全和供水服务需求,拟在“十四五”期间,开展庙角岭水厂深度工程,新建坝光水厂。坝光水厂作为新区首座拥有深度处理工艺的海滨生态智慧化水厂,设计规模为8.0万立方米/天,采用“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次氯酸钠消毒”的净水工艺,出水水质符合直饮水标准。通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少人”“无人”智慧化以及运维数字化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水厂的人工成本,提高水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在达到节能降耗效果的同时为水质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主持人】据了解,近年来新区实施了一系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请您介绍下近年来我们主要都投资建设了哪些水利工程?

  【张传雷】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新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以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夯实水利基础设施,使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态效益日益凸显。

  近年来,新区节水工作稳步推进并满足节水典范城市考核要求,2023年新区1-7供水总量1242.5万立方米,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27.47%,节水型工业企业覆盖率31.75%,节水型单位覆盖率14.69%,均达到节水典范城市考核要求。

  我们高标准推进水厂新建工程和提标改造工程,其中坝光水厂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庙角岭水厂提标改造工程正开展前期工作,规划香车水厂建设时序提前,计划于2025年建成,使新区各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100%;推进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第一批、第二批)建设,已完成24个泵房改造;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已完工3项,更新或新建管网2.2公里;开展大鹏新区新一批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和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实施供水管网智能化监测,现有水质、水压在线监测点41个,及时对供水管网暗漏、爆管等进行修复,降低市政供水管网漏损。

  在优化排水布局方面,我们调整溪涌片区污水系统布局,废除现状溪涌临时污水处理站,异址新建溪涌永久污水泵站,同时完善配套建设污水管网,解决溪涌片区污水出路问题,开展溪涌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坝光、上洞2个水质净化厂建设。

  【主持人】感谢张局的详细介绍,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的一些提问。第一位网友问的是有关防汛的话题。这位网友的问题是“请问在台风即将登陆前,我们在防汛方面都做了哪些准备?”

  【张传雷】防汛度汛工作事关群众安危、社会稳定,是新区水务部门重要的职能之一。为做好台风暴雨防御工作,首先全面安排部署、加强部门联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干部带队检查水务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应急响应期间安排加强值班,并根据应急响应级别,按时、准确、完整报送水情、雨情、工情、险情信息。二是前瞻研判、提前调度,根据水库调度规程及运用计划,区域水库在暴雨前会根据气象部门预测的降雨量大小提前采取预泄措施,督促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封闭河堤、海堤亲水通道,并设置围挡警示;充分发挥挡潮闸作用,通过研判潮位动态变化情况,要求管养单位在河口潮水位低于设计潮水位时,打开闸门保障排洪通畅。积极落实排水应急保障工作,督促排水公司按照应急保障预案,针对积水点落实“一点一专班,一点一方案”,提前预置应急抽排人员和设备,做好超标降雨情况下应急处置,避免出现人员、车辆涉水险情。同时,我局预置了50余人次的河道、海堤出险备勤队,并组建10余人次的专家备勤队,一旦出现险情可立即紧急会商科学处置。三是发现隐患,及时整治。我局积极组织水务行业各单位及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专家,在防御期间及时响应并完成隐患修复工作,于防御结束后由专家出具技术分析报告,便于总结经验及隐患分析。

  【主持人】感谢新区水务局为新区防汛工作所做的努力,我们来看另外一位网友的提问,“我是一名大鹏居民,请问政府能否开放部分水利设施作为市民休闲的场所,提升市民休闲体验?”

  【张传雷】我们的河道、碧道都是面向群众开放的,当然,近年来新区水务工程建设也带来了新晋网红打卡点。比如“禾塘三部曲”之一的新大禾塘湿地公园,它拥有粉黛乱子草花田、观鸟亭、卵石海滩、碧道驿站、沿河绿道等景观特色,同时还设有钓鱼帐篷等特色服务区域。还有集看海、游海、乐海、玩海于一体的大鹏新区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官湖东段和杨梅坑鹿嘴大道段等,这些都是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未来,我们还将依托现有河道、水库等,通过设置景观桥、跨河汀步、亲水平台等措施,打造更多市民休闲娱乐场所。

  【主持人】十分感谢网友们的参与,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的访谈即将结束,最后请张局为我们说说新区水务局的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张传雷】接下来,我们将推动河流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依托河湖长制平台,加快海堤建设,集中力量攻坚海堤驿站、管理房建设,整体提升新区滨海景观风貌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河流综合整治,力争葵涌河小流域完善段、王母河水环境、三溪河下游段综合整治工程到年底主体完工;推进百里碧道建设,对接“山海连城计划”,让碧道成为山海连城的重要组成,年内建成碧道15公里。

  其次,继续推进水务相关工程建设。推进18座小型水库山塘除险加固,第二批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建设,争取2023年底全部完工;继续推进坝光水厂一期工程建设。

  最后,为落实省水利部门关于开展水经济试点、促进水文化水经济融合发展相关要求,我们还将重点推进“水文化地图”工作,计划从八个方面组织实施,梳理并充分整合串联河道、海堤、湿地、绿道、郊野径等现有资源,结合红色土洋等文化元素,加强创建有新区特色的水文化阵地,丰富水文化内涵,切实提升“水文化地图”社会影响力和价值转换力。

  【主持人】感谢张局为网友详细解答,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和市民代表来参加本期“对话大鹏·聚焦高质量发展”政府在线访谈活动,再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