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而上谱新篇 2023年智慧大鹏建设数有可为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数据管理科 2023-12-29

  12月27日上午,智慧大鹏建设2023年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作为总结2023年以来智慧大鹏建设工作实绩,谋划2024年计划的年度盛会,本次会议以“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为目标,旨在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治理方式变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智慧大鹏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会议回顾这一年来,智慧大鹏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以推进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全力打造数据驱动的城市“智治”大鹏范式。

  一是紧扣制度建设,强化数字引领。聚焦项目专项管理,从全生命周期规范项目建设。围绕“快速、精准、高效”目标,优化形成政务信息化项目专项管理规定,推动智慧大鹏建设实现关键在“统”、重点在“联”和底线是“安全”的目标。聚焦“CIM+BIM+重点指标”,打造数字孪生城市范式。印发新区数字孪生先锋城区建设行动计划,建设“数实融合、同生共长、实时交互、秒级响应”的数字孪生先锋城区。聚焦验收评估环节,建立“建后”管理机制。印发验收操作指引,探索建立单个项目后评估机制,指导各项目单位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二是紧扣关键领域,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打造区级基础CIM平台,赋能数字孪生城市新生态,为新区各业务部门提供CIM基础支撑服务。盘活指挥中心资源,赋能交通运行监测动态化。探索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动态监测景区游客情况、住宿人数、交通情况,为游客提供重点片区的拥堵情况和温馨提示,真正实现“有感服务、无感管理”。整合民生诉求服务渠道,赋能人民满意城市,打通市、新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用户壁垒,实现诉求工单办理流程全周期闭环管理。加快推动防火监测系统落地,赋能韧性城市。推动大鹏、南澳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落地,为火情态势研判和扑火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紧抓核心数据,强化数字决策。数据共享,挖掘数据价值潜力。加强共享数据推介工作,不断丰富数据种类和标签,为新区全面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指引。数据分析,拓展数据价值应用。新区政法办根据市、新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平台掌握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人口整体情况、人口变化态势等入手,准确、及时反映新区人口发展变化情况。数据开放,强化数据价值红利。形成常态化的数据开放与更新机制,累计开放数据210条,更新106.2万条。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根据开放数据和百度筛选数据制作大鹏指数专题海报。

  四是紧促资源整合,强化数字管理。打造统一门户集约化接入,增强智慧大鹏服务质量。持续接入24个业务应用、6个移动应用,实现统一用户、统一认证、统一登录功能;通过建立“文档一体、馆室一体、区域一体”的区域数字档案管理模式,助推新区档案数字化转型取得突出成果。加强政务外网建设,拓宽智慧大鹏神经网络。推动主干网络二期项目顺利投入使用,满足未来三年新区智慧大鹏建设的政务光纤需求,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筑牢智慧大鹏安全屏障。建立信息化“点对点”服务机制,累计开展50余次专题培训。统筹新区各部门积极参练“深蓝-2023”“粤盾-2023”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并再次获评“优秀防守单位”。

  五是紧推惠企便民,强化数字服务。积极推广“指尖办”,精准发力服务“提效”。推动i深圳APP新区子门户累计接入10个对公众服务项目,助力i深圳APP新区子门户平均月活跃度同比增长116%。积极探索“免申即享”,数字赋能服务“提智”。推动“深圳市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实现“免予申报、直接享受”。积极优化精准推送,反向办理服务“提优”。推动福利类、补助补贴类、证照到期换领类事项“事先提醒”“精准推送”。积极推广“全市域通办”,联动协同服务“提速”。新区85%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范围内就近办理,让企业群众“哪里方便哪里办”。

  在新的一年,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全面贯彻落实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服务新区战略大局,用好新技术、增添新动能,以“CIM+数据一体化”打造数字时代平台新模式,为建设现代化大鹏新区注入“数字动力”。

  (一)持续优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打造“数据生态”。

  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协调长效机制,加强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构建政务数据高效使用机制,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构建政务数据安全使用机制,建立健全新区数据工作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开展政务数据授权运营,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数据治理新格局。

  (二)持续拓展重点领域场景,打造深度数字孪生城市。加快打造新区CIM基础平台,充分发挥上联下通的枢纽作用。针对固投和重大项目场景,基于CIM开展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建设监督;围绕重点片区推动智慧坝光建设,打造规划、建设、管控和运维一体化的“产城融合”服务场景。围绕森林防火、山地救援、危化品救援、核应急疏散等重点业务场景开展研究。打造南澳智能交通CIM场景,优化新区旅游交通环境。

  (三)持续统筹应用建设,打造“有的放矢”的精品应用。推动智慧水务中水库洪水预报BIM场景落地实施,提升水库洪水预报能力。探索AI、物联网等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城市管理运行情况的态势总览、分析和预测。推动智慧教育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与新区教育发展目标相契合的智能化教育环境及应用系统。推动智慧土洋项目借助虚拟现实和数智人技术,打造数字沉浸式社区。

  (四)持续探索温暖的政务服务,打造“暖心鹏智办”服务模式。探索打造“沉浸式+政务服务”模式,邀请“体验官”沉浸式体验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全过程,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探索打造“大数据+政务服务”模式,探索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推进更多事项实现“免申即享”。探索打造“视频+政务服务”模式,在i深圳APP大鹏新区子门户上线“视频导办”专区,让群众都能“听得懂、记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