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政务服务大厅在行动 大鹏新区婚姻登记处——用情用力推动和谐婚姻家庭建设

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 2022-01-17

  政务服务环境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政务服务大厅是政务服务环境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线”和“最后一公里”。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快推进新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近期,大鹏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政务服务大厅在行动”实践活动。即日起,“大鹏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将推出系列分享,介绍新区各政务服务大厅及业务单位推出的便民利企举措。

  “我为群众办实事·政务服务大厅在行动”第三期——大鹏新区婚姻登记处的系列便民暖心举措。

  常态化提供婚前辅导服务。为帮助新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学会管理婚姻,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大鹏新区婚姻登记处提供细致、周到、暖心的婚前咨询服务。深入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婚恋心理、情感调适、家庭文化、法律法规等公益讲座,发放婚姻登记条例、民法典宣传资料,为新人上好“第一课”。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号召辖区居民婚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培育形成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以及“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婚姻家庭理念。

  规范化办理婚姻登记业务。大鹏新区婚姻登记处共设3个综合业务窗口、1个婚姻家庭调解室、1个颁证大厅,提供婚姻登记、婚前辅导、离婚调解等服务于一体的一门式服务。配备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及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证读卡器、手写屏服务评价等智能化设备,致力于提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融依法行政和优质文明服务于一体,倾力打造“四心”(热心、细心、诚心、耐心)和“五要”(脸要带微笑,服装要整洁,态度要和蔼,说话要亲切,举止要谦逊)服务品牌。选派单位业务骨干开展婚姻登记业务,严格按照《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程序、步骤和要求办理婚姻登记,认真了解当事人的结婚、离婚意愿等情况,确保登记程序合法;在办理婚姻登记过程中,要求文明用语,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持续提升婚姻登记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率先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2021年6月1日起,民政部在辽宁、山东、广东、重庆、四川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在江苏、河南、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实施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大鹏新区婚姻登记处积极组织婚姻登记人员参加省厅的视频培训没,学习跨省通办文件,在全市率先做好跨省通办登记工作。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不仅大大节省老百姓的时间、经济成本,而且可以全面推行个人信用风险告知制度,避免了新人隐瞒信息导致“重婚”现象的发生,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婚后调解坚持纠纷化解情法相融。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对接妇联、法院、群团等部门,帮助正确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问题,做好离婚调和诉调对接服务。情法相融建立离婚调解前置制度,实现民政、司法无缝对接,针对协议离婚对象,配合司法、妇联等部门,对离婚当事人、双方家属进行纠纷调解;针对需要诉讼调解的离婚对象,尤其是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及时联系司法部门;针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对象,及时与公安部门对接,全力保护当事人权益。

  据统计,2021年大鹏新区婚姻登记处共办理婚姻登记1255宗,离婚登记申请619宗,结婚颁证服务91对,婚前辅导105件,离婚调解3对、劝和成功3对,办理跨省婚姻登记43宗,跨市婚姻登记75宗。婚姻登记合格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