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以建设一流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的工作目标为导向,以“五好”单位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智慧大鹏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引领,科学高效指导和推进新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应急、城管、教育等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建设和创新,赋能城市整体化、智能化、精准化治理为推动新区营商环境优化和政府治理现代化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2022年总结
(一)数据引领,建设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市
一是加快基础支撑底座建设。政务光纤网络二期项目完成初步验收,为新区32个机关事业单位接入政务光纤网络服务,对部分社区光缆进行扩容,对部分社区接入机房进行升级改造。二是规范新区数据共享机制。印发《大鹏新区数据共享管理规范(修订版)》等文件,推进数据生命全周期安全管理,发挥大数据平台驱动作用,推进人口数据、地图数据等重点政务数据切块向基层共享,支持各办事处结合可共享数据优化基层工作,促进政务数据增值利用。
(二)筑牢防线,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一是构建新区政府在线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屏障。严格压实信息“谁提供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主体责任,构建平台三级管理责任人清单,同时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开展平台全站栏目深度排查、专项栏目清理整顿工作,建立平台责任栏目信息存量、增量的精细化管理机制。二是完善新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防护体系。印发《大鹏新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管理指引》《深圳市大鹏新区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持续落实网络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通报机制,扎实开展信息安全日常技术防护工作。2022年6月,在“深蓝-2022”深圳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中全市排名靠前,获评“优秀防守单位”;8月,在“粤盾-2022”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期间,加强值守和监测,实现新区电子政务外网业务信息系统“零攻破”。
(三)以人为本,建设利民惠民的服务型城市
一是落实“接诉即办”机制,及时妥善回应群众诉求。2022年,新区受理民生诉求系统响应率、受理告知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二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持续提升工作效能。围绕新区重点工作及民生实事热点,推出英文版“政策解读”和“在线访谈”等专题活动,推动政策通达“零距离”、政策知晓“零盲区”、政策理解“零障碍”。三是积极探索元宇宙技术在政务公开领域的应用,以新区文旅景点为切入口,推出政府在线网站“数字人主播”专属形象,以虚拟数字人形式提供便捷服务,为群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使内容与群众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亲切自然,让资讯表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四是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扎实践行为民服务理念。制定印发《深圳市大鹏新区政务服务“全市域通办”实施方案》,按照“通办为原则、不通办为例外”的要求,组织各审批单位梳理“全市域通办”事项,编制《“全市域通办”事项负面清单》,实施政务服务“全市域通办”。大力推广“免证办”模式,通过信息共享、数据比对获取等方式,对能通过电子证照替代的材料不再要求提交实体卡证,提高服务效率,助力打造“无实体卡证城市”,目前新区共有56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大大减少了企业群众跑腿次数,让数字政府改革成效惠及企业群众。五是打造政务服务“零跑动”品牌,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质量。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特殊群体政务服务“零跑动”,为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精细化的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该项工作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在前期特殊群体79项政务服务事项“零跑动”基础上,用好经验,扩大服务涵盖范围至重点企业,将75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零跑动”范围,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2023年工作安排
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强化新区数字政府建设发展,统筹加快提升政府履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着力完善打造智慧大鹏建设,更有力助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一)聚力“三个一网”,推动数字政府发展。一是打造“一网统管”大鹏特色品牌,提升政府治理能效。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政府治理创新能力,加快建立理念先进、决策科学、多级协同、一体联动的政府治理“一网统管”体系,建设多渠道、多场景的数字化、可视化决策指挥应用服务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对城市运行重点指标的常态化实时监测,建设城市级“一网统管”决策指挥平台,助力新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提高政府运行效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协同办公场景应用,不断提升新区协同办公能力,统筹新区各应用系统对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深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加快建设“数字机关”。三是深化建设“一网通办”,提供优质政务服务。汇聚整合政务资源数据,打破部门“数据孤岛”,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支撑个人或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逐步实现精准、智能、整体的政务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二)运用数据赋能,强化政务数据治理。一是积极探索CIM应用,实现“精细管理”。推进新区CIM平台应用建设,承接BIM数据等精细化模型,夯实数字孪生城市底座。二是着眼于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新区大数据平台,建立新区数据共享中台枢纽,以应用驱动,强化数据高质量“聚用”,推进数据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到新区各单位各办事处政务数据的全量接入和应享尽享。试点开展公共数据资源责任清单编制,强化政数部门对公共服务数据的统筹管理权限,明确“一数一源”,科学规范公共数据资源共享使用渠道,提升新区数据应用能力。三是坚持需求导向,统筹各领域智慧应用建设,重点打造场景式智能化应用,包括智慧应急、智慧海防、智慧城管、智慧教育等。
(三)筑牢安全屏障,严守数字政府网络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将网络安全工作提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上来,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试、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实做好新区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加大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力度,重点确保供应链安全和数据安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实现开放、共享、高效、融合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让数据在流通的过程中发挥信息化应用和数据价值,同时保证数据全生命周期中的安全可控。
(四)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全力打造利民惠企精准服务,继续做深做实特殊群体、重点企业政务服务“零跑动”,积极探索政策补贴“精准匹配”“主动提醒”“免申即享”,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助力“经济强区”“福民兴区”建设。二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为指导思想,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深挖网站特色亮点,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大数据辅助决策和智能识别等创新探索,强化政策解读回应关切,提升信息发布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夯实政务公开信息平台基础,持续强化政府在线网站功能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官网”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全力以赴做好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攻坚工作,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及时妥善回应群众诉求,持续深化民生诉求收集渠道与舆情、信访、应急等重点部门信息互通有无机制,推动民意诉求实现多维度、全方位动态分析,致力构建更畅达高效的民意诉求回应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