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

时间 : 2022-09-13 09:12 来源:大鹏新区 视力保护色: 【字体: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的起源也与610年前建筑大鹏所城有关。据传当时建好使用前,北城门一带发生瘟疫,人畜死亡,引起百姓恐慌。负责建城的头领马上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是白虎门,除了堵上此门外,还请来道士“打醮”做法事。古时新安县(深圳市古称)“打醮”有两种模式,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二为酬神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大鹏所城明清以来历为海防重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又是革命根据地,战事不断。大鹏清醮相当一段时期是为纪念阵亡军士和超渡海上罹难孤魂的“瘟醮”;后来太平盛世就做“太平清醮”。

  2007年,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是大鹏所城酬谢神恩、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为安抚阵亡无名将士和出海罹难等灾难性死亡的游魂野鬼而举行的大型祭奠活动。有三个特征:一是封闭的军事城堡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大鹏所城是沿海重要的军事城堡,出现了近十位将军,将领打仗归来,设“将军宴”与民同乐的亲民文化传统。二是军士世居的军事要塞形成独特的风俗特征。大鹏所城地处南海前沿,明清时期屡与倭寇侵略者和海盗交战。1839年9月4日中英“九龙海战”,就是大鹏人赖恩爵指挥大鹏营水师打赢了中国近代史反侵略的鸦片战争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些阵亡军士形成了大鹏清醮这一民间风俗。三是大鹏所城的军士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习俗、习惯各个地方的都有,南北杂居的军事城堡形成了独特的信仰特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