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政协提案的办理、答复工作,积极听取委员对提案答复的意见建议,认真抓好办前、办中、办后“三见面”工作,近日,大鹏新区坝光开发署组织召开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提案交流会,区政协委员沈小冬、陈晓旭、黄顺魁,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教育和卫生健康局、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新区坝光开发署副署长罗成主持会议。
会上,区政协委员认真听取了新区各相关单位对“将坝光打造成深港共建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和“加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坝光国际生物谷产业发展”的建议答复,对答复表述初步认可并补充介绍了政协提案的背景和思路,就下一步坝光片区产业发展和城市配套完善提出建议与期盼。
沈小冬:一方面借鉴香港生物医药园区发展经验,围绕片区先进制造业园区的新增定位,融合发展规划与园区运营;另一方面,围绕整体配套需求,打造产业小镇,让人们进得来、留下来、能扎根,建立完善的产业系统;同时加快学校、社康等规划建设时序,加强对交通配套的整体评估,构建多层次的保障房体系。
陈晓旭: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和“双城三圈”等规划的提出,意味着深港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要重新思考如何与上层规划相匹配。一是法定图则的调整要充分对接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等需求;二是片区交通路网和方式要匹配先进制造业企业需求;三是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相应合作,吸引香港青年企业家等群体。
黄顺魁:重点片区的发展有两个要素,一是要看定位是什么,二是看能不能落地,建议按照市“20+8”的产业布局,找准适合发展的方向,同时优化片区规划并推动调整落地。
新区坝光开发署副署长罗成表示,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十分恳切,当前产业园区进入4.0时代,片区的发展要从“产城人”向“人城产”的思路转变,以人为本,完善各方面城市配套,以促进产业发展。新区坝光开发署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与新区各兄弟单位充分吸纳委员意见建议,共同推进坝光片区规划优化、法图调整,完善交通、教育、医疗、住房等城市配套,打造高品质的生命科学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