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澳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新区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南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2023年工作总结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1亿元,同比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增长8.1%。社区一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56亿元,增长11.79%,利润增长23%。
——文旅融合亮点纷呈。西涌片区建成亚洲第二、全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龙舟赛成功出圈,连续两天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中国杯”帆船赛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海贝湾精品民宿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
——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环龙岐湾、南澳墟镇、半天云和西涌等片区列入全市唯一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重点区域——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招商大会吸引意向投资额达39亿元,多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落户南澳。南澳办事处获评“深圳营商环境评选十强街道”示范奖。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国家地质公园入选全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获评全省唯一的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东涌红树林湿地园成为全市首个综合性生态司法修复基地。东涌第六立面提升改造获评深圳试点项目第五名。东山、东涌社区获评深圳市二星级绿色(宜居)社区。水头沙、杨梅坑、西涌等重点景区环境品质逐步提升。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投入资金9900多万元,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270件。南澳人民医院获评全市唯一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入选广东省质量强省十大典型案例。成功创建2个市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4个市级儿童友好社区。
——基层治理卓有成效。东涌社区成功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社区景区一体化融合发展”获评深圳基层改革创新先行示范案例、深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律师首调工作法”入选“圳治2023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探索”优秀案例展示。信访维稳工作获市信联办通报表扬。
——安全底线守好守牢。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成效突出,获市安委办通报表扬。建成深圳首个户外安全驿站。全力推进海上安全管理“压舱石”攻坚行动,探索杨梅坑休闲船舶统一纳管新模式取得重大进展,一揽子解决海上旅游乱象,有力夯实南澳安全发展基础。
(一)坚持重大项目引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精心谋划十大提升行动,储备145个项目,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攻坚克难实现突破。挖潜盘活国有土地资源,全年新增停车位1500余个,有效缓解热门景区停车难题。敢于动真碰硬,彻底解决东部海堤征拆、长沙头物业收回、杨梅坑旧鲍鱼场拆除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持续打通高质量发展堵点。二是重大项目提速增效。深圳乐高乐园加快建设。建成全国首个珊瑚主题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最高等级通过农业农村部年度考核。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全部征拆完毕。三是交通建设多点突破。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南澳码头(口岸)、坪西快速路、银湾路等项目加快建设。龙新路、仙人石路等4条道路完工。南澳-东西涌干道、南新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长沙头码头、月亮湾码头完成改造升级,水陆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四是文旅IP出新出彩。海上龙舟赛首次在新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大团圆,龙舟嘉年华、非遗文化展演等互动场景带动消费热潮。与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精品帆船赛事占全国1/4,帆船帆板运动小镇建设成效初显。七娘山旅游登山节、星海浪音乐季、海味年货节等特色活动刷新旅游热度,南澳单日游客量突破5万人次。新增深圳元农制作技艺、南澳海上龙舟赛、西贡舞麒麟等3个区级非遗项目。五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工商联、商会顺利换届。组建企业服务专班,扎实开展“助企行”,协调解决发展诉求31个。面向全球开展“双招双引”,“世界500强”企业领衔签约,全年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5个。
(二)推进精细化管理,城市面貌实现新提升。一是片区面貌焕新提升。水头沙“十八宿”改造提升顺利推进,南澳第一沙滩崭新亮相。杨梅坑、海贝湾综合整治提升项目批准立项。二是城区环境迈向精致。“绿美庭院”全域推广,共建美好家园氛围日益浓厚。垃圾分类扎实推进,9个小区获评深圳市垃圾分类三星级以上住宅小区。东西涌穿越线、杨梅坑环线等5条郊野径完工,东涌-大雁顶-七娘山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山海连城新画卷逐渐铺成。三是绿色底蕴更加厚实。全面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创新“技防+人防”护林巡防新模式,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管护。正本清源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水环境质量保持优秀水平,海域水质保持国家一类标准。PM2.5、PM10平均浓度全市最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一。
(三)坚持人民至上,绘就民生幸福画卷。一是集体经济再攀新高。因地制宜谋划发展项目42个,年增收超3000万元。新大信义、怡瑞达、东山50亩征地返还用地等项目加快推进。高效盘活1.2万平方米空置厂房,成功引入国家级海洋牧场产业示范基地、非遗制作工坊等优质项目。二是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开展粤菜师傅、专线导游师等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就业质量。科学划定海鲜摊贩经营疏导区域,推动渔民转产与集体经济双获益。住有宜居加速推进,南澳01-03畔湾花园、东山海滨名苑启动分房。东山统建楼加快建设。新大、西涌统建楼有序推进。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发放补助金550多万元。建成西涌社区长者服务点。完成1900余户燃气管道改造,“瓶改管”完成率100%。水电燃气收费合规率达100%。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人大代表建议办结率、满意率均100%,南澳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在全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深化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征兵工作超额完成。三是医疗教育事业稳步前行。南澳人民医院连续五年服务公众满意度位列全市前十,成为深圳首家“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规范化诊疗示范中心试点单位”。南澳中学被认定为深圳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4名学生在世界机器人大赛夺奖。四是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消费帮扶任务。派驻帮镇扶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社会力量完成“我在广西有个园”建设。帮扶结对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全力以赴保安全促发展,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一是安全防线不断夯实。有效应对“苏拉”等台风和“9·7”极端特大暴雨,自然灾害亡人事故“零发生”。扎实开展“平安渔港”创建工作,建成渔港综合管理站。完成37个集中停泊点围合建设,创新休闲船舶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全力打造海域活动规范管理“南澳样板”。二是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100%。化解劳资纠纷244宗,为务工人员挽回1479万元劳务收入。高效回应民生诉求1744件,按时办结率达100%。11个小区获评“深圳市安全文明小区”。“守护海岸线 南澳公益游”志愿服务获评深圳“百佳市民满意项目”。杨梅坑景区志愿服务站正式启用。南澳非遗馆被评为“深圳市家风家教实践基地”。
(五)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学习2000余次,开展专题研讨、党课等集中学习1200余次,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2700余次。精心策划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381场,覆盖党员群众5600余人次,完成24期新时代大讲堂学习培训,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全覆盖。二是基层党建品牌不断擦亮。成功打造“鹅公-西贡红色足迹——行走山海间的党课”、西贡村省临委电台联络台旧址红色教育展厅。实施发展党员“强源淬炼”,全年新发展党员16名。深化党员“双报到”机制,组建55支党员先锋队伍,解决社情民意249条。高标准建成3家景区党群服务站点。精心打造十大“两新”党建品牌。成功创建2个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三是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圆满完成街道领导班子任期考察和班子成员配备工作,进一步配强领导干部队伍。注重在急难险重岗位识别和选拔干部,全年提拔任用干部32人次。新招录公务员5名、职员5名、编外人员55名。“导师制”“雏鹰引航”培育机制成效显著。四是驰而不息推动正风肃纪反腐。稳步推进巡察整改,健全完善规章制度27项,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工作成效获国家级媒体报道。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南澳党工委、办事处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新区工作要求,聚焦落实“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年”,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高水平建设美丽、活力、智慧、幸福、平安南澳,助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推动南澳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实行全员招商工作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全力抓好“双招双引”,引入一批优质项目。健全“百千万工程”工作机制,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数字化”要求,扎实推进145个项目落地见效,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突破”。推动深圳乐高乐园、南澳口岸(码头)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协调推动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坪西路、南澳-东西涌干道、南新通道等建设,加快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体系。积极推动海域使用权申请、农用地保护利用、码头及应急靠泊点建设取得突破,释放山海资源新活力。
二是打造山海相融的美丽南澳。深入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努力以城市全周期、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水平保护。积极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墟镇、东西涌片区综合整治提升落地实施。推动南澳第一沙滩、海港路等周边环境整治,推动杨梅坑、海贝湾等城中村综合整治提升,加快打造绿美城区。推进招牌广告治理,完成南澳全域旅游标识指引艺术化改造。打造一批立体花墙、城市小品、口袋公园等微景观。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打造最美山海徒步路线、骑行路线。
三是打造朝气蓬勃的活力南澳。聚焦南澳山海优势,整合全域旅游资源,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多措并举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创IP、强配套、优服务,打造海上运动国际赛事聚集地、国内一流的民宿小镇、最佳观星露营地,推动东山鹿嘴等重点片区创建A级景区,积极申报国际慢城,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旅游产业集聚区。加快完善片区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停车位等旅游配套设施。全年全域开放式办节办赛,丰富旅游产品供给。积极推出酒店民宿、餐饮企业福利,布局一批“小而精”休闲场所,激发旅游消费活力。
四是打造高效韧性的智慧南澳。充分运用前沿技术,围绕品质旅游服务、安全韧性提升和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稳步提升城区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数字东山”项目立项。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咨询服务。加快南澳片区停车诱导系统建设。融合“平急两用”理念,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谋划山海智慧管控系统建设,建立山海安监全息感知体系。依托市、新区数字化平台和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打造基于数字孪生的创新应用场景,汇聚旅游、生态、人口和交通等重点信息,实现“一盘棋”全景治理新模式。
五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南澳。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公益招聘活动,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推动统建楼建设,加快实现住有宜居。建设全市首家公立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五级养老服务体系。长者服务中心创建省级四星级养老机构。深入推进“海洋+”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打造青年发展营、青少年成长营、青年实践团等特色项目。探索“名校+”合作办学模式,推动辖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质量办好民生微实事。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深化法治示范街道建设。推动东涌红树林湿地园争创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健全完善民意速办工作机制。
六是打造和谐稳定的平安南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建成南澳森林防火监控项目。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分级分类救援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与专业团体联动,组建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应急救援队伍。持续深化海上规范管理。持续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推动西涌社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南澳消防站建成使用。推动出租屋等级管理。持续推进社会矛盾专项治理,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和心理疏导服务机制。南隆社区建设省级反走私普法教育示范点。
七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创优。优化杨梅坑片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红色教育课堂建设。整合南澳文体中心人员及阵地,打造全龄群众服务综合体。抓好五好班子建设,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作风建设,倡导真抓实干、甘于奉献、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打造专业、高效、团结、务实、阳光的干事创业队伍。持续强化监督执纪,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