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鹏新区水务局前往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现场,采取无人机航拍的方式,实现对在建工程水土保持“无接触”“免扰企”“零盲区”检查,运用科技手段助力水务执法工作开启新篇章。
在建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是大鹏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大鹏新区河道水质水环境安全,故进行在建工程水土保持检查巡查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督促在建工程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水土保持的主要监管手段。采取无人机航拍巡查检查的方式,一是实现“无接触”检查,避免施工现场人员聚集。无人机航拍水土保持检查时,检查人员只需在工地外围进行操作,无需进入工地施工现场,无需经住建主管部门批准录入工地“白名单”,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极大简化了检查准备流程,避免因人员聚集而带来的疫情防控隐患。二是实现“免扰企”检查,避免干扰企业正常运营。水土保持检查巡查以现场实地查看为主,在传统检查巡查方式中,被检查的施工单位往往需安排相应的负责人员陪同检查,在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安排,无人机航拍水土保持检查则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被检查单位无需安排相应负责人员陪同检查,检查人员在航拍检查结束后,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被检查单位检查情况,如有较大水土流失隐患,则会在检查中进行告知,减少干扰企业正常施工的情况,进一步优化了新区营商环境。三是实现“零盲区”检查,避免出现巡查死角。在传统水土保持检查巡查中,经常存在因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危险性高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监督死角多的情况。借助科技手段推行空地结合、人机结合巡查新模式,让无人机担任“巡查员”,建立施工现场整体照片与录像资料,形成全景图,全方位、无死角获取施工现场整体水土保持情况,及时全面掌握存在的问题隐患。
多年来,大鹏新区始终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工作,对涉水违法行为一直保持“零容忍”态度,依托水政执法、河长制工作的高效推进,大鹏新区水环境稳步提升。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效,大鹏新区水务部门将不断加强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努力实现“科技治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