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MB2D06045Q/2023-00014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务局 成文日期: 2023-03-08
名称: 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3-10
主题词: 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
【打印】 【字体:    

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3-10  浏览次数:-
(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大鹏新区水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到水务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面提升供水、节水水平,切实强化水安全保障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新区水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绘就“十四五”水务发展蓝图。制定印发《大鹏新区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了五大发展目标、七大任务、19个发展指标,提出了71.2亿元的投资匡算。

  (二)重点水务工程项目取得新进展。梳理建设项目30项,年度完成投资3.9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生态水务固投任务。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杨梅坑鹿咀大道段、鹏城东段、官湖东段主体完工并向市民开放试运营,年度完成投资6541万元;新大生态海堤重建工程取得立项批复,总投资约2.2亿元;坝光片区防洪(潮)排涝工程Ⅰ、Ⅱ标段主体完工,Ⅲ标段完成形象进度20%,已完成投资2510万元。

  (三)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全年各级河长累计巡河8457次,交办事项322件,整治完成319件,完成率99%。新区河长办督办、通报22次,开展河湖长制督导检查3次。新区水环境持续改善,62条河流中59条年均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优良河长由2021年的100.9公里提升至124.69公里。南澳河、土洋河以及鹿咀碧道、官湖海堤碧道等一批优质亲水场所建成开放,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城区排水防涝能力逐步提高。全年消除了两个积水易涝点,实施了8个抢险救灾工程整治,已完成3个。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8项,完工既有设施海绵化改造项目5项,新增海绵城市面积3.32平方公里,超额完成考核任务要求,葵涌河中游片区通过片区达标认定。

  (五)污水收集治理质效全面提升。完成1639栋楼宇雨污分流改造、1084处混流点整治、608处3级以上管道结构性隐患;完成200个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完成9个污水零直排区(10.25平方公里)创建;排查涉水面源241个,开展排水检查专项行动4次,办理排水许可审批17宗、排水备案25宗。

  (六)水库、山塘管理全面加强。完善水库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加强汛期管理,有序做好非供水水库腾出库容和供水水库蓄水工作;印发《大鹏新区水库除险加固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新区19个水库(含3座山塘)完成安全鉴定并报市水务局备案,第一批中的6座水库已取得初步设计概算批复,第二批11座水库已完成可研初稿编制,1座背塘山塘已明确报废并完成报废方案编制。

  (七)供水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实现新区供水资源整合和“一区一水司”管理模式;坝光水厂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成5个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大鹏南澳水源保障工程概算批复;推进洞梓水库向盐灶水厂供水原水管完善工作;完成打马坜水库取水许可证的办理。

  (八)节水管理有序推进。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新区非常规水替代自来水用于道路冲洗、绿化浇洒的比例为90.92%;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27.47%,节水型工业企业覆盖率31.75%,节水型单位覆盖率14.69%,管网漏损率7.65%;创建的学校、公园、工业企业节水载体的年用水量在辖区同类用户中排名前20;创建的节水型学校、节水型社区均达到先进值。

  (九)水务设施实现高质量、精细化运营管养。持续修编完善19座水库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河道、海堤、水闸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完善细化河道、海堤等水务设施管养考核实施细则;印发《大鹏新区涉疫污水监测工作方案(试行)》;坝光生态国际酒店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产;做好新区水务设施日常运营管理及台风暴雨期间的强化管理,开展水务设施日常安全巡查53650人次,“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管养(2020年度)”项目获2021-2022年度“深圳市水务工程管养优质奖”。推动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移交接管,新区智慧水务一期项目批复匡算990万元。

  (十)筑实筑牢水务安全防线。修编完善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开展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并制定系列制度;开展应急演练8次,整改安全隐患1438处;汛期巡查发现并整改隐患十余起;实施年度抗旱保供水工程,建设非常规水取水点15个;完成约264.3公里存量排水管网安全隐患检测;完成雷达探地综合检测100公里,覆盖新区1/3的主要道路;优化水土保持审批(备案)流程,完成方案备案19个、验收备案8个,监督检查132个项目、380余次,下发整改通知26份,做到辖区生产建设项目检查全覆盖;出动592人次对22项在建水务工程开展巡查,共排查整治问题隐患652项,下发督办函、整改通知单90余份。

  (十一)水务执法管理严格有序高效。水务案件立案8宗,处罚决定5宗,处罚金额37.75万元人民币;执法检查案件4宗;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9份,均已督促整改完成。开展防汛保安、河道采砂、面源污染整治、侵占河湖行为等4项执法专项行动,配合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执法“利剑六号”行动。以“普法+技术+答疑”的创新方式送法“上门”服务新区重点项目中交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建设,为办事处开展执法培训。以“河边小课堂”形式组织新区重点工程单位与供水企业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十二)党建引领主业成效显著。全年组织学习143场次,开展党建活动156次,入户走访群众、企业812户,协调解决问题15个。组建“作战兵团”开展项目攻关,揭榜破题打造特色碧道,建成碧道53公里;进行“1+N”结对培养,不断深化“三导师”机制;制定印发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开展谈话提醒19人次,填写作风建设自查自纠表36份、干部“八小时以外”廉政调查问卷36份,向干部职工及家属发送廉政短信510条、“致家属的一封信”40封;制定清单抓好巡察发现39个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完善制度机制10条。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大鹏新区水务局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新区“一、二、三、四”发展思想,在各项重点工作上持续发力,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谱写新时期水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力大鹏新区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

  (一)增强党建引领实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教育;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工作;全面推进“五好”单位建设;深化“普直联”服务群众机制,推动“双报到”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提质增效。

  (二)夯实水务安全管理。高标准开展水库除险加固攻坚行动,全面开展小型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力争开工一批;确保水土流失及安全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形成整改闭环;积极应用不良行为认定手段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智慧水务项目争取早日取得概算批复并开工建设,及时发挥工程效益。

  (三)加强供水、排水设施完善布局。开展供水布局优化研究,研究开展枫木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推动东涌水库、香车水厂建设等,加快坝光水厂建设,推动庙角岭水厂提标改造;加快推进大鹏、南澳片区水源保障工程建设,推进新一批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争取市水务局支持,开源节流,保障辖区供水安全。加快成熟片区污水净化厂建设,协调推动坝光水质净化厂复工、上洞水质净化厂建设,加快开展溪涌片区近期污水处理项目前期工作。

  (四)高效推进节水典范城市建设。全面实施节水双控管理,新区2023年用水总量控制在0.37亿立方米以下,其中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为0.03亿立方米。完成年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上年度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上年度下降,以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802。大力推动辖区非常规水源利用,替代绿地、道路浇洒项目自来水使用比例大于90%。

  (五)强化水务设施精细化、高质量管理维护。持续增强河道海堤、水库、排水管网及泵站、污水处理设施等的差异化、专业化管养维护,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强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水务设施监管和日常检查、考核,并以考核任务为基础,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六)打造亲水乐水的滨水空间。对接“山海连城计划”推进百里碧道建设;启动“小微水体民生项目水生态化工程”,重点对分布在居民区周边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的沟、渠、溪、塘等进行整治,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将其打造为社区“口袋公园”,打造2-3个示范点,不断提升社区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七)推进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提升。对正本清源全覆盖第二阶段工程剩余内容进行梳理,以全面消除新区截污总口为目标,开展混流点、外水入侵等问题整治;持续开展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进一步梳理影响进厂BOD浓度提升的瓶颈问题,完善“一厂一策”;争取做到排水审批全覆盖。

  (八)推进城区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加大新大片区海绵项目监管力度,提前谋划关键项目,争创海绵典范片区;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2.1平方公里、达标片区1个;加快5个未完工积水点抢险救灾工程整治。

  (九)加强水务执法管理。健全完善日常学法制度;配合开展“利剑系列”等专项行动;分季节、分时段针对防汛、水土保持、施工排水与河湖管理等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夯实“532”工作法,集中主要精力靠前服务,推进向“柔性”执法转型,服务新区重点项目建设。

  (十)推动水务工程项目提速增效。推进葵涌河小流域完善段、王母河、三溪河下游段3个综合整治工程2023年底完工;协调推进溪涌河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力争2023年完成初步设计。协调推动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加快建设、新大生态海堤重建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坝光片区防洪(潮)排涝工程加快建设,坝光片区、葵涌河流域2个碧道建设工程完工,推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并加快建设。

  (十一)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借助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契机,厘清辖区风险重点区域及重点部位,结合水旱灾害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防御薄弱环节,增强敏感性,及早处置风险隐患,确保各项水务设施安全运行。

  (十二)加强地面坍塌安全防范。加大隐患检测排查力度,优先对建成时间长、隐患集中的地下管线以及地面人员密集、车流量大和事故多发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测;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宣传、培训和演练,提升群测群防能力和应急抢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