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051516031D/2022-00109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2-12-09
名称: 深圳市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2-20
主题词: 法治;建设;报告
【打印】 【字体:    

深圳市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2-12-20  浏览次数:-
(2022年,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大鹏新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等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有力推进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领域工作法治化进程,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2年,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大鹏新区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等相关文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有力推进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领域工作法治化进程,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具体如下: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一是开展线下集中学。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党员大会,以处级党员领导干部针对性解读、全体党员接力诵读全文形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切实把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在住房建设管理、建筑行业治理等各项民生工作中,落实主体责任,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不断完善新区住建标准,夯实住建品牌,擦亮住建名片。二是落实线上自主学。通过党员教育“云课堂”等线上平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留言和在线答题活动,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广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落实“五个牢牢把握”和“九个深刻领会”要求,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局长办公会议、党支部会议、党小组会议等形式,深入学习各类会议精神及讲话重点,大至年度重大行政决策,小至具体业务的办理程序,将法治思维贯穿于行政工作全流程。二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法治建设职责。扎实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各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科学谋划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局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局务会、局党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工作汇报,切实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三是全面加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建设。全面推动宪法法律宣传教育,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2022年组织会前学法和专题学法活动5场次,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

  (三)强化制度建设,推进管理规范化。一是制定《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2022年“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方案》。部署年度“谁执法谁普法”重点工作并进行任务分解,主要包括普法任务、普法对象、普法内容等相关工作,全面涵盖各项职能范围普法工作,做到开展普法工作年度有计划、有部署。二是严格执行《大鹏新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明确规范性文件起草、征询意见、法制审查、印发、备案等环节的工作要求,2022年度共启动4份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废止和修订工作,废止《大鹏新区小型建设工程发包管理办法》《深圳市大鹏新区小型建设工程承包商预选库管理办法》两份文件,重新修订《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才住房配租管理办法》《深圳市大鹏新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上述文件均做到按照《大鹏新区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征求社会意见、合法性审查和及时公示等工作。

  (四)强化行政执法,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新发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要求,重新修订《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行政处罚规程》中约23个常用执法模板;拟定行政执法工作流程表,明确检查、处罚详细流程以及对应文书、系统、时间等规范,确保行政处罚合法合规。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组织2次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组织局内执法人员参加执法专业考试,提高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并做好执法上岗培训工作,把执法上岗培训合格作为任职或上岗的一个前置条件。截至2022年11月,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7宗,主要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施工现场负责人未在场履职、未经消防设计审查擅自施工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2022年尚未有因行政执法工作引起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五)创新信用信息管理,助力包容审慎执法。一是通过对局内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信用修复培训活动,并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宣传纳入行政处罚案件中,要求执法人员在开展执法过程中做到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向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行政相对人宣传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引导行政相对人自主申报。截至2022年11月,共修复5宗行政处罚信用信息,有效提升住建领域良好信用环境。二是在建筑业企业日常监管工作中,推行“服务型监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专项整治行动等工作,通过事务提醒、申办指导、主动服务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建议、走访提示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督促、引导或鼓励行政相对人明晰法律界限,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切实解决重罚轻管、机械执法等问题,营造宽松包容的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六)推进内部学法,加强法治政府内部建设。一是通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听、执法人员着重听方式,在局党组会议、党支部会议上普及住房建设领域相关法律规定。二是开展专题学习等形式组织培训5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广东省行政执法检查办法》以及广东省“执法三项”制度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三是组织局内干部职工完成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100%、优秀率100%。四是依托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在线学习课程资源,选定针对性较强的政治理论学习精品课程开展学习。

  (七)拓展普法工作模式,全面落实普法工作。根据省、市、新区关于“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普法主体责任,结合住建领域点多面广的实际需要,一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葵涌办事处在线上召开建设工程领域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普法宣贯视频会议,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意识,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新区各在建项目参建单位负责人548人“云参会”,针对管理人员如何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如何及时有效解决劳资纠纷等问题进行普法宣传,指导工地管理人员加强劳务工实名制与分账制管理,进一步提升工地用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建筑劳务工人合法权益,并将“大鹏新区小散工程安全警示录”视频作为小散工程从业人员“开工第一课”的必学内容。二是扩大普法覆盖面,印发民法典宣传册、物业防高空坠物等宣传资料,向各街道、社区、工地、各小区发放法律宣传读本,并与广东移动集团签订短信服务协议,向大鹏新区常住居民发送“养老诈骗”防骗提醒短信,每周向新区居民发送1-2次短信宣传,共14万人次。累计发布“养老诈骗”典型警示宣传案例8个,网络宣传点击量超过1500次,全面增强新区群众法律意识。三是开展普法宣传进工地普法活动,为一线建筑工友们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针对务工人员关心的劳动合同签订、工伤赔偿等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积极引导工友们强化宪法意识、遵纪守法,在遇到纠纷时合法、理性维权。四是严格按照普法时间节点,开展“12·4宪法宣传日普法工作,创新普法形式,邀请群众一起加入普法宣传活动中,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存在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入,法治意识不够强。对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仍需加强学习,存在对个别法规政策掌握不够等问题,以法律思维指导开展具体工作有待加强。二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人员力量薄弱,法治人员配备不到位,在客观上影响法治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升行政执法效能。进一步依法规范执法办案程序,完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定期举办法律讲座,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执法办案水平。重点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确保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

  (三)加大法治宣传工作,创新法治宣传工作方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活动,提高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继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工作要求,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2023年,大鹏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将继续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市住房和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有关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向提高全民法治素质的转变,全方位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