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589172269C/2025-01982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08-06
名称: 基孔肯雅热防护科普指南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8-06
主题词: 基孔肯雅热
【打印】 【字体:    

基孔肯雅热防护科普指南

发布日期:2025-08-06  浏览次数:-
(基孔肯雅热防护科普指南)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下是关于基孔肯雅热的知识科普和防护指南:

  一、传播途径

  基孔肯雅热主要传播途径为蚊虫叮咬,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伊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跃于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它们的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等,这些地方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

  二、典型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1.发热:会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2.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可消退,可伴脱屑。

  3.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三、关于基孔肯雅热应知道

  1.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没有人传人迹象。

  2.携带病毒的蚊虫叮人后,人就被感染了。病毒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发育达到一定量时,释放到循环系统,器官就开始反应,约1~2天后人体将会陆续出现发热、出疹、关节痛等症状。

  3.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四、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区别

  二者症状相似,常被混淆。

  1.两者都是通过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基孔肯雅热“痛得更久”,登革热“危险更大”。

  2.登革热的危险在于其重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

  3.基孔肯雅热虽然较少危及生命,但其标志性的关节剧痛往往更持久。

  五、重点防范人群

  尽管目前病例为轻症,但专家特别警示新生儿、老人、慢病患者等三类人群仍要高度警惕重症风险。

  1.新生儿:若母亲分娩时处于病毒血症期,病毒可通过产道传播,感染后易出现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2.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易引发病毒性关节炎、肺炎。

  3.慢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血压被动,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延迟,加重关节病变风险。

  六、如何预防

  1.环境治理: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2.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暴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无蚊空间”;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对蚊子进行“精准打击”。尽量减少在户外树阴、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时间。

  3.关注流行区疫情: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归国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4.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七、正确选用驱蚊产品

  1.看标识:标识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农药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这就代表驱蚊产品具有驱避效果,并且对人类的危害刺激是在安全值范围内。

  2.看有效期和保护力:如果产品标注可持续驱蚊4小时以上,可按4小时涂抹。如果想要驱蚊效果理想,可缩短涂抹的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