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统战和社会建设局综合科 2025-04-16

  2024年以来,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力推进“双招双引”,落实“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年”部署要求,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现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强组织固根基,党建领航见真章。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率先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读书班研讨,对所辖6个党小组进行全覆盖、全过程指导,开展集中学习交流、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等。立足党建业务工作需要,组织开展“知行讲堂”3次,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和案例分析讲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保持清醒,守住廉洁从政底线。二是持续推动“五好”单位、“四强”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严肃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增强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及时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借助“云课堂”“深i学”等线上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完成工会换届。党支部广泛发动统战人士积极参与新区“绿美大鹏”建设,种植各类乔木1043棵,任务完成率613.53%,位居新区第一,打造了拥军爱民林、华侨林、同心林、社会组织林、乐龄颐养林等一批特色主题林。2024年我局党支部被评为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强化党员责任担当忠诚履职。在春节、“五一”、国庆假期,选派党员干部职工73人次积极参加玫瑰海岸、官湖村景区交通疏导、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助力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迎七一 守初心 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土洋东纵司令部旧址参观纪律教育展,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廉洁宣誓,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开展“党史故事分享”“读书会”等活动,持续提高党员干部个人能力与水平。

  (二)抓思想强引领,画好统战“同心圆”。一是全力提升统战工作质效。组织开展“五色研学”“国情深睇验”深港青少年研学活动9场,助力新区文旅经济发展。依托新区海归人才“1+3+6”工作阵地,开展海归人员各类活动30余场,凝聚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共识。新区较场尾民宿集群实践创新基地被市委统战部评选为市级实践创新基地示范点。针对新区民宿数量多、品质不高等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制订《大鹏新区推动“统战+”文旅产业(民宿)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建成大鹏首个“统战+”文旅产业(民宿)融合发展实践基地,开展“点燃学习”计划、市场调研、民宿管家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超20场次,相关做法获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强批示肯定。成功举办2024海峡两岸暨港澳帆船赛。完成新区侨联、新联会、街道工商联等统战团体换届工作,统战组织更加有力。二是高效推动招商引资助力发展。牵头负责新区港澳台侨及工商联专项招商指挥部,强化对港澳台侨的招商推广活动,赴香港开展深港文旅项目座谈会、大鹏新区文旅产业(民宿)推介会等招商活动。高效完成招商引资及关键绩效指标任务,完成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推动13家企业成功落户新区。三是深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细致周密筹备成立新区工商联(总商会),成功召开大鹏新区工商联(总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一届一次执委(理事)会议,大鹏新区工商联(总商会)正式诞生,新区民营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打造“护企联盟”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维权服务,创设“益企驿站”为新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对接服务;通过企业家结对共建模式推动“青蓝接力”,构建新老企业家共建平台。

  (三)优服务强保障,民生领域节节高。一是养老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南澳街道西涌社区长者服务站。南澳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四星级养老机构”。新区养老院竣工落成。泰康之家鹏园固投项目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新区户籍百岁老人共16人,是国际“长寿之乡”认定标准(7.5人/10万)的近4倍。二是弱有众扶更加有力。制定《深圳市大鹏新区困难群众综合救助暂行办法》,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全年累计发放社会福利和救助类补贴2100余万元,为109名残疾儿童发放康复训练补贴451.38万元。开展新区慈善超市示范点建设工作,向低保家庭等相关困难群体发放大米及其他食品。协助开展新区对口帮扶工作,拨付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31.16万元,开展对口帮扶项目15个。制订《大鹏新区“绿美大鹏”建设公益慈善方案》,全年募集“绿美大鹏”建设定向捐赠资金164.78万元,认捐认种苗木5617棵(价值174.81万元),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三是社会组织发展更加规范。打造“党建+培育+服务+监管”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12家社会组织提供党建指导、办公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项目与资源对接等服务,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100%目标。修订社会组织登记审批业务前置审查工作建议操作规范,优化社会组织成立、变更登记流程。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违规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计划,新区民宿协会获“深圳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室”授牌、调解“优秀案例”称号。持续提升兜底民生保障服务水平,推动“双百”社工督导以“沉浸式”协同督导模式服务辖区882名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

  (四)抓源头提效能,织密劳动保障网。一是劳资纠纷源头治理成效显著。大力开展“安薪在深”专项行动,贯彻落实《深化应用新“两制”平台 强化欠薪问题源头治理》,持续完善“124N”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模式,共受理劳动信访案件1050件,涉及劳动者1331人,涉及金额约2236万元,全部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稳妥处置蓝韵、乐土及其关联公司欠薪信访事项,全年无赴京赴省上访情况,全年未发生30人以上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事件,新区劳动关系整体和谐稳定。二是提升劳动争议处置效能。制订《大鹏新区构建劳动争议“调援裁诉”深度衔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挂牌成立深圳市大鹏新区劳动争议调援裁诉一站式服务中心,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2024年,立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732件,同比增长33.82%,涉及劳动者人数1067人,涉案金额10639.78万元。严格落实欠薪案件快裁快审机制,畅通农民工工资争议处理“绿色通道”,处理农民工案件430件,涉及农民工764人;处理集体争议案件18件,涉及劳动者人数328人,涉案金额2583.79万元。三是做实劳动就业保障。多渠道推送招聘信息,筹办各类主题公益性现场招聘会18场,促成新区41家重点企业与西南民族大学、南昌大学等7所高校展开校企合作,提供就业岗位共计6172个。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赴广西巴马县开展就业扶贫,带动就业352人。组织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各类技能培训673人,发放就业创业相关补贴928万元,惠及12518人次。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代表新区在“深圳技能大赛—职业指导师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中勇夺全市第一名,获得“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帮助残障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案例《照亮残障女孩就业之路入职国企成就“玫瑰”人生》荣获全国一等奖。

  (五)务实干敢担当,党管武装创佳绩。一是扎实推进党管武装。高标准完成圆洲仔海防民兵哨所整修,实现新区海防建设智能化升级,市委常委、市警备区杨芝春司令高度肯定新区哨所建设与管理成效,鼓励将圆洲仔海防民兵哨所建成深圳乃至广东“第一哨”。持续做好练兵备战,民兵分队训练任务完成率100%。紧盯征兵工作“五率”考评,高质量完成全年总计20人征兵指标任务,实现连续4年“零退兵”。二是创新构建拓展培训机构管理机制。全覆盖调研新区大中型拓展培训机构,开创性制订《大鹏新区拓展培训机构运营管理指引》等4份文件,明确行业准入、食品安全、教员资质等7个方面的要求。组建行业管理的联席会议,指导起草行业自律倡议,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辖区四家规上企业8-12月营收增加逾5000万元,环比1-7月增长175%。三是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开展退役军人与驻深部队官兵潜水救援技能培训,30名参训官兵全员通过考核获得国际公共安全救援潜水员资格证书。加强红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向海而行”红星水域救援项目获得广东省首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深圳市优秀项目奖。走访慰问现役部队27支次,送去价值104.826万元慰问物资;动员推动134家商户推出对退役军人的专属优惠,提供特色文旅服务拥军系列活动。制定《深圳市大鹏新区县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建立烈士纪念设施巡护志愿服务队2支,持续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高品质强化党建引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政治理论学习,以党建引领提升全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党建业务融合的有效办法,走出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加强、同步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增强组织建设的实效。

  (二)高标准推进统战工作。在新区“统战+”文旅产业(民宿)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推动“统战+文旅”工作常态化发展,实施“2025年统战+‘宿’质提升计划”,创新推进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评价。推动成立新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扎实做好“榴·深”计划八项服务举措。围绕队伍建设“聚力”工程、阵地打造“精品”工程、活动开展“品牌”工程,积极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强自身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深港青少年“五色研学”能级,将研学对象扩充为深港澳台青少年。持续办好海峡两岸暨港澳帆船赛,进一步促进深港澳台融合发展。

  (三)高站位助力民营经济。紧扣“两个健康”主题,构建民营经济“1+1+N”服务体系,设立一批大鹏新区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坚持“工商联+”工作模式,加强与经济、住建、劳动、仲裁、司法部门等联系,合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打造服务民营企业大鹏品牌,开展“商协会看大鹏”、民营企业“四进”“名企连帮带”“惠企联心”“鹏商公益行”“大鹏同心暖企讲堂”六大品牌活动,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提供暖心贴心服务,推动新区民营经济创新提质增效。

  (四)高质量促民生谋发展。引入社会力量运营新区养老院。推进银发经济发展,依托国有养老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葵涌、大鹏街道长者服务中心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旅居养老服务,打造大鹏特色旅居、海居养老服务品牌。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加强困境儿童权益保护,落实分类保障和关爱服务。以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探索建立新区高水平残疾人艺术体育队伍。依托“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党群夜校”等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技能储备。

  (五)高效率化纠纷稳劳动关系。强化劳动调解和劳动仲裁的协调联动,指导各办事处设立劳动争议调援裁诉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劳动仲裁“1510”快裁机制,建立欠薪争议速裁模式。创建社区劳动争议金牌调解室,在行业协会和工业园区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室。建立庭审公开日制度、组织公开庭审观摩评议、在网上公开发布典型案例、公开发布裁决标准。统筹新区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深圳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严厉惩处恶意欠薪等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提高治理拖欠效果。

  (六)高水平做好党管武装工作。抓好“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工作落实,精准推动辖区适龄青年“尽锐入伍”。完善民兵哨所管理机制,推动圆洲仔海防民兵哨所建成深圳乃至广东“第一哨”。实施双拥工作三年行动,系统部署“1+9+N”重点举措,即“全力打造1个示范高地、巩固提升9个领域、创新实施N条举措”。建立大鹏新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队伍,形成大鹏新区红星志愿服务“十队百旗”的服务网络新格局,争取创建省、市拿得出、唱得响的新区红星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