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综合科 2025-04-23

  2024年,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出国旅游替代、运动达人天堂、海洋经济集聚、清洁能源基地”目标定位,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落实“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年”相关任务,将“五好”单位建设贯穿全局各项工作,持续抓好绿美公园城市、文明洁净城市、和谐有序城市建设,全力提升城区品质形象,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五好”单位建设,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切实抓好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讲授专题党课12场,开展读书班3期、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次和集体学习81次,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签订承诺书、观看微电影等教育活动。二是强化组织建设,全面筑牢战斗堡垒。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工作,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培养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2名。扎实推进党员“双报到”工作,调动党员参与“七大旅游片区”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累计开展“行走大鹏”15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37个。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快速处置,高效办结,实现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案件办结率“三个100%”。三是从严管党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廉政风险防控,修订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完善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等廉政制度。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开展城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相结合,对公园建设与综合服务等14个重要方面深入自查自纠,梳理出具体问题9项,制定整改措施14条。

  (二)聚焦绿美大鹏生态建设,绿色底蕴更为鲜明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山海连城”生态建设进展有力。高质量推进“一脊一带”建设,推动“两个十八公里”规划立项,全段域完成境内60公里“鲲鹏径”建设,打通“滨海活力带”43公里,实现大鹏湾段、龙岐湾段滨海骑行道全线贯通。二是坚持生态优先,“鹏程万里”绿道建设取得突破。纯生态建设4.5公里远足郊野径,成功架接七娘山主峰至三角山段,实现“东涌-三角山-七娘山-大雁顶”徒步路线贯通,沿途增设各类标示牌和标距柱,首次将直升机停机坪救援点纳入远足郊野径建设系统。三是坚持特色打造,“绿美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种植乔木5.2万余株、营建主题林25片、打造绿美示范社区5个,乔木种植数、完成率均排名全市第二。因地制宜打造绿美+红色、绿美+民宿、绿美+景区、绿美+古树保护、绿美+生态治理等“绿美+”新业态示范点。

  (三)积极融入文旅发展大局,城区品质稳步提升

  一是全面贯彻公园融城理念,“公园里的大鹏”建设步伐提速。新建坝光中心公园、官湖社区体育公园、鹏城社区体育公园等,公园数量增至6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7.23平方米,居全市之最。扎实开展公园自然教育,禾塘山水自然教育中心·发现“公园里的诗与远方”和坝光自然教育中心·一本坝光系列作品获得2024首届深圳公园文创大赛十大金奖作品奖。二是谋划打造暗夜社区品牌,“星空经济”潜力不断释放。西涌社区文旅提升项目火热出圈,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暗夜经济,开展近50场天文科普观星活动。大鹏星空公园基础建设项目纳入鹤薮村城中村改造专项债,并更名为“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城中村改造”。三是因地制宜强化市容管理,“洁净城市”建设成果进一步凸显。“街区制”城市管理改革落地见效,坝光片区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成绩保持A+水平。印发《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七大旅游片区”市容环境整治提升的工作方案》等,重点景区、重要节点、重要路段环境提升成效明显。完成旅游片区新建和改造公厕9座,完成中山路等垃圾转运站改造8座。

  (四)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一是共建共享,全民参与局面加快形成。开展垃圾分类“志愿百日行”系列主题活动340场,直接参与人数超6602人次。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8.6%,垃圾分类主要指标厨余垃圾分类率达29%,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9%。二是精准施策,创新工作亮点纷呈。新区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应用技术入选国家级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举办全市“分类达人说”决赛、青山公益“深圳专项”行动大鹏分会场启动仪式,树牢“印象·坝光”垃圾分类展览“文旅+”阵地作用。印发《大鹏新区海洋垃圾全链条回收处理方案(试点)》,完善海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联合印发《大鹏新区民宿酒店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方案》,浪骑瞻云和万豪酒店获评全市“3R无废酒店”示范榜样。三是常态长效,分类工作成效明显。印发《2024年度大鹏新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等,推动14类场所垃圾分类规范化。持续扩大蒲公英志愿讲师队伍,纵深推进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力度,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获评省科普教育基地。

  (五)推进文明洁净城区打造,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多措并举,市容秩序有效提升。划定5处规范商场、门店外摆点位和5处摊贩疏导经营场所,选定大鹏佳兆业广场为门店外摆示范点,推动高源惠家福广场摊贩经营场所顺利开业。清理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3637辆,辖区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无序投放情况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分类施策,违法建设整治成效明显。新增违建“零增量”,存量违建“负增长”。违法建设治理19.5万平方米,完成率107.84%、获得全市“七连冠”。三是试点探索,储备土地监管持续强化。试点创新将国有储备土地委托溪涌、水头和新大社区管理,做到储备土地管理规范有力和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举。

  (六)优化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服务效能更加凸显

  一是理顺流程,永久占用城市绿地和移植城市树木审批流程更加科学。采取提前介入、绿色审批、容缺机制等方法,加快办理城市绿化审批87宗,助力新区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二是健全机制,临建审批效能提升。印发《深圳市大鹏新区已出让国有土地上临时建筑管理办法》,新区已出让国有土地临时建筑全链条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三是高效服务,助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完成10宗临时建筑审批工作,临建许可申请受理率和核准率均实现100%。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服务旅游发展全局,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一是持续推进山海连城建设。高品质完成都市型绿道、特色步道、特色远足径、精品骑行道等建设任务,完善郊野徒步、滨海骑行、城市漫步基础,提供山海资源优质体验。二是助力推进绿美大鹏生态建设。全面完成葵涌高速出口到核电基地重点路段景观提升。深入打造“绿美+”亮点,创新多元投入机制,建成绿美社区3个。三是深入贯彻公园融城理念。以坝光片区为核心,打造功能糅合互补、满足多元需求的公园群,以白沙湾公园为试点,率先探索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实施路径,促进形成公园融城发展格局。四是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加快西涌国际暗夜社区半岛星空公园建设,推动星空经济蓬勃发展。打造独具新区特色的公园+移动餐车、书吧、集市等场景,策划特色美食、户外露营等促消费活动,推动建设“黑科技”题材未来公园2个。

  (二)加快补齐工作短板,全面改善城区风貌

  一是助力城区面貌再上新台阶。抓政策机遇,强化向上对接,用好用活专项债和城中村综合整治政策,争取将城市管理、公园服务等配套设施完善项目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城区面貌新变化,公园建设再完善。二是推进市容秩序稳步提升。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大鹏赛区市容环境品质提升为契机,聚焦“七大旅游片区”、重点路段路口和桔钓沙赛事片区等重要区域,健全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秩序。三是抓好测评考核进阶提档。锚定“保A争A+”目标,用好现行有效管理机制,多举措抓好社区、管养企业等各级责任落实,以重点、短板场所整治突破带动整体品质提升,推动新区市容环境综合指数测评工作迈上新台阶。四是推动环卫管理提质增效。以打造游客体验感最优公厕为导向,推进新区公厕新建改造和管理提质工作,强化环卫智能系统平台监管,升级智能环卫设备,推进环卫作业智能化、机械化。五是强化海洋垃圾治理。优化海岸线监管模式,利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定期对全区海岸线进行智慧化巡查,保障东西涌等重点岸线洁净有序。

  (三)巩固深化工作成果,提升垃圾分类实效

  一是加强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构建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区监管相结合的多元化垃圾分类监管体系,确保收转运设施布局合理、能力充足。二是深化拓展“蒲公英计划”。引导各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志愿服务网络全覆盖。三是探索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有效路径。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提升可回收物精细化分拣能力,强化绿化垃圾、低值可回收物、废旧物资等资源化利用,形成环保绿色的资源化利用闭环体系。

  (四)持续监管违法图斑,严查严办违法用地

  一是推动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综合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执法查处、行政划拨等方式合力“销账”,推动储备土地清理行动“清存量、提质量”。二是拓宽历史违建治理路径。充分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历史违建确权等多种方式,拆除消化存量违建,高标准完成年度违建治理任务,力争完成率排名全市前列。三是抓牢土地卫片执法。强化查违共同责任考核,推进历年土地卫片违法图斑整改,做好基本农田整改、自然资源督察问题整改和没收违建处置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