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时间 : 2024-03-29 17:28 来源:大鹏新区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23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具体安排,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围绕“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三个坚持、四个维度”发展思路奋力攻坚、开拓进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作出自身贡献。

  一、2023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科学精准调度,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1.经济稳增长取得积极成效增加纳统专班,优化升级“1+1+11+3+N”经济运行调度机制,科学合理分解指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责任到人,聚焦重点指标、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常态化开展“日调度、周盘点、月分析、季总结”,千方百计挖潜增效。2023年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推动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40.74亿元,增长4.5%。

  2.投资效能加快提升。完善重点投资项目指挥调度体系,建立健全联合审批服务专班机制,加快228个重点项目建设。将年度固投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紧紧盯住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超额完成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固投任务。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6亿元、增长8.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0.5%、增速全市第二。

  (二)积极作为,推动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

  3.轨道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以新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全程领办、专班靠前服务等方式,多次前往国家部委、市级部门请示汇报,组织多场专家论证会,破解轨道32号线在线网规划、客流强度、岗位人口覆盖等方面存在的重大复杂难题推动轨道32号线一期成功获批,实现大鹏中心城市轨道零的突破。

  4.高标准规划推动两区建设起势成势。围绕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目标集中发力,实现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全市第一个文旅产业片区纳入市级重点区域,成为全市第21个重点片区。对标全球最高水平,编制完成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大鹏半岛整体发展规划,提出“4+1”文旅开发主题,构建“一脊一带六大度假片区”空间布局。

  (三)奋发作为,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5.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一是强化财政资金民生支出保障,新区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完成54.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5.2%,教育、医疗主要支出保障标准居全市前列。做好工程结、决算评审,2023年共完成结、决算评审项目85个,完成年初计划的106.25%,节约财政资金0.3亿元,将节约的财政资金持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

  6.国资集资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一是建立新区国企发展项目库,围绕经济贡献、文旅产业、自身改革、投资融资4大板块20个发展方向布局52个项目,提高经营质量,突围发展困境。开展坝光片区综合管理服务,全力做好新区休闲船舶纳管工作,累计运营休闲船舶9180艘次,接待游客6.5万人次,成功扭转了新区休闲船舶无序经营的历史局面。二是深入实施集体经济“一公司一特色”发展策略,鹿嘴碧道观光车项目成网红打卡点,运营一年以来营收超1300万元,服务游客近100万人次,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7.产业发展统筹迈出新步伐。一是主动服务全市、新区“大招商”格局,全年对接洽谈企业63家,推动企业到访新区32家,举办9场推介活动,签约项目2个,计划投资额40亿元。推动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总部基地项目进入供地阶段,预计项目整体竣工且达产后,为新区贡献年均总产值约5.2亿元,有助于填补深圳市卫星遥感产业空白。出台促进特色平台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发放企业扶持资金2492万元,扶持对象合计贡献增加值达265.63亿元,占2022年GDP比重达65.5%,充分发挥了扶持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

  8.构建“大前期”工作联动机制新格局。一是前期工作机制改革初见成效。出台前期、竣工验收及资产移交系列细则,优化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及建设分工,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二是前期项目提速推进。2023年,累计移交政府投资项目22个,投资额逾28亿元,投资额同比增长348%。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新区段被市地铁集团表扬为全市征拆签约最快、施工进展最顺的城际铁路。

  9.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一是建立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体系,成立对口帮扶、城镇建设等5个工作专班,建立指挥办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二是构建政策框架,确定了助推新区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等15条量化实化的目标举措,既抓当下,也谋长远。

  10.高质量推进经普工作。高效推进五经普清查工作,清查阶段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率先实现核查率100%,采集录入5702家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采集登记率全市排名第三,较“四经普”增长53.7%;个体户数量大幅增长,采集录入个体户9840户,较“四经普”增长92.7%。

  (四)履职尽责,践行绿色发展思路,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11.绿色低碳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一是深入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编制区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加快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对18家重点用能单位试点开展用能预算编制,严控能源消耗总量。二是不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132个,保有量达5705个,较2022年底增加121.7%。新建超充站4个,加快构建广泛覆盖、均衡合理、结构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12.能源重镇作用持续凸显。一是推动LNG产业发展壮大,大鹏湾LNG枢纽港供应量接卸量累计双双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超亿吨LNG港口。国家管网深圳LNG完成首次靠泊装船及补水业务,成为华南地区首家为LNG加注船提供保税LNG返输装船服务的接收站,开创了全国首家LNG在运接收站实现补水功能。二是积极推动深圳东部电厂二期工程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扩建项目等加快完成前期工作,新区多元化能源支撑系统加快构建,为保障全市能源供应贡献大鹏力量。

  13.安全发展防线不断筑牢。一是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圆满完成岭吓花园等4个城中村供用电安全整治工作。二是加强油气长输管线、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等安全巡查检查,发现并整改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相关隐患120余处,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持续锤炼“内功”,锻造敢闯敢干会干的干部队伍

  14.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推进“五好”单位创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完成发改财政国资党委选举工作,产生第一届发改财政国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局党总支部进行大整合、大调整,梳理细化形成78项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职责清单,构建起党委“1+2”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全面加强机关和国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聚焦经济固投调度集中发力。围绕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目标,细化分解到具体的核算指标、责任到部门和办事处、落实到企业和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固投调度机制,发挥并联审批专班作用,挂图作战,全速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任务。

  (二)进一步聚焦旅游布局规划集中发力。一是积极推动市区两级核心引擎规划衔接畅通,以环龙岐湾等四个片区为重点,加速推进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二是推动大鹏半岛整体发展规划落地落实,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优质文旅引擎项目招商落地。统筹开展新区“十五五”规划编制,推动完成影响新区未来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进一步聚焦项目建设集中发力。一是加强审批负责制,加快油草棚通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区功能品质。二是继续按照市、新区工作部署,紧盯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等在建轨道项目建设,加大协调督办推进新区轨道交通项目如期建成。三是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协调线路站点优化,推动轨道交通32号线尽早开工建设,有效服务深圳东部旅游出行需求,不断打开新区与外部全面开放联通新格局。

  (四)进一步聚焦财政资金保障集中发力。一是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管理,实行预算安排“三挂钩”机制,持续完善项目体系设置,加大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保障。二是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持续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三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