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党工委、办事处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 : 2023-08-03 17:27 来源:大鹏新区 视力保护色: 【字体:  

  2022年以来,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葵涌党工委、办事处按照新区“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和“五好”单位建设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规划,持续加快推进新区中心城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全面过硬。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葵涌落地落实。坚持用党的创新力量武装头脑,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第一议题”学习58次。严厉正风肃纪,主动查摆不足,全力支持配合市委第二巡察组的巡察监督,为辖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纪律保障。基层组织全面加强。承办新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再创辉煌”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两新公开课活动,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以先进典型提振党组织建设质量,向3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拍摄“七一”献礼片《万疆》,共同庆祝党的生日。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葵涌党工委党建引领重大交通项目攻坚项目荣获2022年深圳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围绕中心组”三等奖。完成土洋红色村建设规划,推进广东省临委、东江纵队等史料挖掘及资源运用。深化“1+1+N”网格化管理机制,统筹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双报到”,下沉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

  (二)基层治理成效卓著。充分发挥龙岗区人民法院葵涌工作站的作用,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累计调解案件322宗,涉案金额1571.3万元,调解成功率100%。高标准开展法治创建。制定《创建“法治葵涌”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推动“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葵新社区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三溪社区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落实安全维稳工作。深入推进“1+1+N”网格化管理,创新推出“三人小组+信访直通车”模式,落实领导包案123宗,高标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强化重点片区管理。探索重点开发片区管理“新路径”,设立坝光服务点,理顺坝光片区管理机制,有效落实重点片区安全管理等属地职责。

  (三)城市发展劲头迅猛。加速城区面貌蝶变,全力推动70个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34亿元。累计消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310宗,拆除总面积14.98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52%。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举全街道之力推进“双轨”建设,轨道交通8号线溪涌车辆段已签约311栋,签约率98.42%,拆除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剩余4户5栋正在收尾,预计年底前实现交地目标。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项目涉及征拆房屋(含临建)共17栋,征拆工作测绘率已达100%。城市更新项目换挡提速。葵新-官湖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已签约6.8万平方米,签约率60.3%;已拆除2.49万平方米,拆除率23.65%。其中,虎地排立交红线范围内面积签约率76.9%,取得较大进展。葵新统建楼奠基启动,东一东二上塘、高圳头城市更新单元专项规划获批,美的工业区、沙头二期更新项目正式动工,城市更新工作加速推进。

  (四)公共安全平稳有序。织密织牢“金木水火土、衣食住行玩”全方位、立体化城市安全监管网,建立“山海网格”巡查机制,实现重大工矿商贸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零事故”。创新管理新格局。设立涉山涉水现场指挥部,强化人员巡防力量,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做好辖区涉山涉水安全稳定工作,切实防范事故发生。强化安全隐患整治。推动建成高质量综合减灾社区,建立试点城市安全综合服务站2个。开展安全隐患点抢险救灾工程,推进东丽观海山庄挡墙等4个边坡挡墙整治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8.9万家次,整改隐患1万多处,立案28宗,罚款26万元。加大安全宣传力度。集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吸引2万余人参加。

  (五)生态环境和美宜居。健全和完善林长制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辖区林地管理,修建防火隔离带,保障辖区内森林防火安全,加强沙滩、林地、河流巡查和督促落实管养工作。洁城行动优环境。开展行走大鹏活动54次,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26次,解决问题788处。及时清理垃圾2万多吨,累计督查环境卫生约29万处次,整治提升3万多处。低碳环保有成效。推进环保管家工作,完成《葵涌生态调研报告》,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相关难点堵点。加快推进坝光社区打造“近零碳”社区。开展低碳日宣传活动,倡导绿色节能减排新风尚。

  (六)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加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创新探索集体资产监管手段,运用集体资源资产监管地图管理系统。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首批政务服务事项全域通办,累计办理业务15284件,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抓好民生帮扶工作。有效落实帮扶政策,加大弱势群体、困难家庭援助帮扶力度,累计发放各类补助618.88万元。充分发挥新区首个社区基金会能效,打造全市首个街道“慈善创益空间”,发放资金133万元。有序完成重点民生项目。建成新区首个节地生态壁葬墙,举行新区首次“生态葬”集体安葬仪式。持续开展与广西巴马、河源东源县、深汕合作区鲘门镇等地的乡村振兴协作工作。

  (七)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完成区级项目经络针灸疗法“实测针灸疗法”申报工作,已进入到区级评审阶段。高标准打造大鹏湾红色教育旅游路线,向东、西、北延伸,启动沙鱼涌-官湖山水体系项目建设,切实将红色基因培育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依托葵涌红色文化资源,抓好“三个一”史记挖掘和“传承客家文化弘扬东纵精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擦亮葵涌红色文化品牌。

  二、主要工作亮点

  1.以土洋社区入选全国组织振兴试点为契机,全力推进土洋红色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规划,谋划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以最好的成绩通过市级初验、省级验收和中组部审批,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村建设示范村;

  2.推动“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葵新社区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三溪社区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3.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坚强有力,葵涌党工委党建引领重大交通项目攻坚项目荣获2022年深圳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围绕中心组”三等奖;

  4.推行“街社一体”工作模式,深化“1+1+N”网格化管理和街道、社区一体化协同运作机制,推动街道、社区力量下沉网格一线;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建成新区首个社会组织联合会,打造全市首个街道“慈善公益空间”,进一步夯实了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社会治理格局。

  5.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全市街道率先建成智慧森林预警系统,创新设立涉山涉水现场指挥部,有效解决节假日景区安全难题;

  6.探索重点开发片区管理“新路径”,设立坝光服务点,理顺坝光片区管理机制,有效落实重点片区属地管理职责;

  7.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规划,加大重点项目攻坚,持续加快推进新区中心区建设,构建葵涌中心片区、坝光东部片区和土洋官湖溪涌西部片区等三大片区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8.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力推动地铁8号线三期建设,推进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建设及葵新官湖利益统筹土地整备工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9.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落地,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提前竣工,大鹏外国语小学已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新增1620座学位;

  10.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建成新区首个红色主题妇女微家——“疍家渔歌”,成为党委、政府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举办首届“践行两山理论·童绘绿色街区”街道级儿童议事会,营造尊重儿童权利的社会氛围。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葵涌党工委、办事处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聚焦“两山”理论实践创新标杆建设,为新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贡献葵涌力量、展示葵涌作为。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谱新篇。强化政治建设,持续抓牢“第一议题”学习和理论武装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开展葵涌办事处“五好”单位建设干部大讲堂和学习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将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高标准完成土洋红色村一期项目建设,谋划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村建设示范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巡察整改下半篇工作,进一步推动完善街道制度建设,全面优化工作作风。

  (二)精心谋划,加快推动城区发展。全力推进葵涌中心城区建设,积极谋划推动一城一湾三片区。发挥坝光“双谷”建设和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的产业牵引作用,全力服务海洋产业、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进驻。提升墟镇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加快溪涌站城一体化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实现蝶变升级。以组织振兴工作试点和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动红色旅游和土洋官湖滨海旅游发展。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盘活产业空间资源,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服务,确保引进来、留得住。

  (三)持续攻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举全街道之力推进地铁8号线、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盐坝市政化改造、环城西路和外环高速三期等重点交通建设,以重点项目征拆带动基础配套设施升级,如期按量完成交地任务,争取发展主动权。全力推动重大民生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尽早启动统建楼建设,解决好原村民住房问题;加快集体土地开放和城市更新项目推进力度,完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四)优化环境,打造绿色宜居典范。加强森林、河湖、沙滩巡护和安全管控工作,进一步理顺林长制管理长效机制。抓好环保督察工作,完善大林坑渗滤液运营监管,力求全年不发生环保督察处罚案件。加强市容环境城管执法与外包服务的监督考核,力争环卫指数测评考核年平均成绩在全市前30名,持续推进垃圾分类集中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制度。

  (五)统筹协调,创新推动基层治理。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创新,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关爱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做好平安宣传,持续抓好辖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推进消防站、所实体化运作,切实压降消防事故发生率,提升应急安全管理服务水平。

  (六)供民所需,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办好民生微实事,做好困弱群体兜底保障。提供便民的政务服务,优化群众办事体验。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养老机构安全巡查。支持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招商引资推广等活动。坚持文化惠民,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办好葵涌“悦乐聚”、文明实践活动等,多措并举做好推广宣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