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关于第20210111号代表建议办理内容摘要

时间 : 2021-12-06 19:00 来源:大鹏新区 视力保护色: 【字体:  

       深圳市龙岗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10111号关于开设生态学堂的建议。

       提出人:谢芳,王玉泉,鲁超,钟杰锋,杨胜进,王明军,申建军,王华,刘建中,吕春宝,任海燕代表。

       建议内容(摘要):

       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是大鹏新区的特色,但大鹏新区处于“生态控制区”“水资源保护区”“生态红线”等特殊格局,如何在保护优先前提下将绿水青山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效益?提出建议如下:

       建议参考社会实践课堂的模式,设立生态学堂,设置生态保护课程,如珊瑚种植、垃圾分类、动植物标本制作、农作物种植、亲子生态课程等,推广到全市中小学生态文明常识课程中,全市中、小学生平均来2次大鹏学习,创建一个特色的生态产业。

       答复内容(摘要):

       新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优先的前提下,努力将绿水青山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效益。

       一、新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一)编制并发布《大鹏新区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提出打造大湾区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一是在新区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开讲自然生态保护“一堂课”,打造生态环境教育户外实践基地。二是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科教平台,以盐灶村为试点打造环境教育基地。三是重点培育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等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气象科普教育中心。

    (二)大力开展环境主题宣传活动。一是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珊瑚日”“国际净滩日”等环保主题纪念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进学校活动。二是通过邀请环保专家走进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宣讲活动、赠送环保科普读物、设置宣传展板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中来,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生态环保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三)积极打造生态教育宣传精品。一是大力开展“大鹏自然童书奖”“大鹏自然课堂”及“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自然学校”创建等宣教活动,持续开展生态文明课堂和自然教育,不断加强新区青少年学生环境基础教育。截至目前,新区已成功创建10所绿色学校,创建率达90%。二是新区有1个环境设施(深圳市生态监测中心站)、2所自然学校(深圳市生态监测中心站、大鹏新区坝光自然学校),3个环境教育基地(大亚湾核电基地、大鹏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大鹏新区坝光自然学校),均向公众开放,均具备提供优质生态教育服务的能力,是向包括青少年学生在内的公众宣传生态环境知识的良好平台。三是新区环境基础教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大鹏自然童书奖”已连续举办了3届,先后获得深圳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第五批深圳全民阅读示范项目”,成为深圳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优秀阅读品牌;“大鹏自然课堂”获评第十七届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2020年,全国首家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地大鹏;2021年,全国首个以自然童书为主体的少年儿童自然阅读和生态教育空间——大鹏自然童书馆项目正式启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启动自然生态保护“一堂课”准备工作。拟选取新区葵涌中心小学作为试点学校,开展相关自然讲堂课程(室内室外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亲近、了解大自然,重建与自然的联结,获得自然的滋养,让学生在自然中健康、快乐成长,解决城市儿童的“自然缺失症”问题,激发学生内心产生对自然的热爱,萌生出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

    (二)开展全区性生态学堂。逐步形成全区学校引进自然生态课堂,引导学生了解大鹏原生态情况,包括鸟兽虫木的自然保育,促进全区中小学生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推动新区生态保育工作。

       三、关于新区生态学堂的设想

       根据新区目前相关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逐步通过校园试点评价效果开展生态学堂,结合相关职能部门,依托大鹏自然特色,充分利用新区环境教育基地,用知识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学、育自然融合,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进校园。在开展全区性生态保护课程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下,可考虑推广到全市中小学生态文明常识课程中,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宝贵的自然生态财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