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2025年第二季度法律援助工作数据分析报告

时间 : 2025-07-22 09:46 来源:大鹏新区 视力保护色: 【字体:  

  一、案件受理整体情况

  (一)案件数量与类型分布

  本季度,大鹏新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4宗,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29.17%。其中,民事案件32宗,占比94.12%。分别为20宗劳动纠纷案件、6宗劳务纠纷案件、5宗婚姻家庭案件、1宗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刑事案件共2宗,2宗案件均为通知辩护类案件,一宗案件系未成年人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一宗案件系未成年人涉嫌盗窃罪。

图片1.png

  (二)案件办理阶段分布

  二季度,劳动仲裁阶段案件15宗,占比47%;民事一审阶段8宗,占比25%;民事二审阶段3宗,占比9%;强制执行阶段4宗,占比13%;刑事侦查阶段2宗,占比6%。

图片2.png

  二、案件特点

  (一)外来务工人员欠薪案件

  二季度共受理外来务工人员讨薪案件18宗,涉及人员30人,其中涉及6人建筑工地。与一季度存在少数企业案件集中的情形不同,本季度被讨薪企业主体分散,企业不规范用工问题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特征:一是特殊岗位津贴支付缺失问题。部分企业违反劳动保护相关规定,未按标准支付从事高空、高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种的岗位津贴。二是加班工资支付不规范问题。企业普遍存在未依法支付节假日加班工资、未足额计发延时加班费等情形。甚至部分企业通过模糊工时制度、篡改考勤记录等方式规避支付义务。三是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问题。个别企业在员工工伤治疗期间,以各种理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拒不承担法定赔偿责任。

  (二)刑事案件

  本季度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共2宗,均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经了解,2宗案件的未成年人犯罪都受到网络严重影响。网络直播打赏、网络游戏充值、网络购物等导致未成年人的消费欲望膨胀,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为诱,教唆未成年人实施为其代收犯罪所得、出售出租信用卡、盗窃财物等违法行为,而大部分未成年人误以为上述行为与平常帮助、兼职行为无异,对其行为的性质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导致无知犯罪。

  (三)婚姻家庭类案件

  本季度共受理婚姻家庭类案件5宗,其中离婚3宗、追索抚养费1宗、追索赡养费1宗。截至6月底,今年共有5宗婚姻家庭类案件当事人反映长期受到家暴,根据受援人的陈述和提交的证据表明,施暴者对被施暴者实施侵害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在一定时间段、特定周期、同一地点往往多次发生,形成持续性的人身伤害与精神折磨。此外,每一名家暴受害者均提交了公安机关出具的训诫书,但未能起到良好的教育矫治作用,导致受援人最终只能申请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相关建议

  (一)统筹推进欠薪治理

  本季度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报酬权益保障问题依旧突出,建议新区统战社建局、新区住房和建设局、市公安局大鹏分局等有关单位要依法履职,切实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及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包代发、实名制管理等制度。对于恶意欠薪情节严重的企业,通过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线索移送、证据固定、联合督办等程序,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贯通,确保欠薪涉罪案件依法高效处置。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充分依托“民意速办”平台和“安薪在深”欠薪维权二维码,持续为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维权渠道。

  (二)强化训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作用

  本季度新区受理涉妇女类案件中,家庭暴力问题较为突出。即便是公安机关多次向施暴者出示训诫书,但依旧未能对施暴者起到威慑作用,未能切断“施暴-暂时收敛-变本加厉”的恶性循环。建议完善反家庭暴力的协同治理机制,市公安局大鹏分局、大鹏法庭、新区群团工作部、社区等涉反家庭暴力的前端防治部门协同联动,在公安出具训诫书、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有明确的部门对接机制,促使训诫书与人身安全保护令成为干预起点而非治理终点。

  (三)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监管工作

  本季度仍有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法援案件,建议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减少互联网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犯罪引导,依托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平台,构建多部门联动预警机制。新区教育卫健局要会同各相关单位持续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学生课堂,助力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