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至今深圳市大鹏新区选派2轮工作队到顺天镇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通过4年的对口帮扶,顺天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组织变强了、乡村风貌变靓了、农民收入变多了、矛盾上访变少了,打造了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一是产业帮扶,激活乡村“造血”动能。
(一)招引龙头项目,壮大特色产业。引进南方国鸡种业基地(投资4.5亿元,年产鸡苗5000万羽)、万绿致鲜果蔬基地(番茄种植470亩,产值2000万元,带动300人就业)、美林油茶产业园等项目,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如滑滩国鸡、大坪蓝莓、党演草莓、沙溪果蔬、横塘油茶、白沙苗木、枫木青柚、金史蛋鸡、二龙岗鹌鹑等)。倾力打造深河共建萝卜种植基地,年产值300万元,成功举办2024年顺天萝卜采摘仪式,促成顺天萝卜打入天虹超市,深圳卫视、河源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二)争取多方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富镇强村公司成效初显,成立一年来已承接业务31项,全年营收243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51万元,全部超过20万元收入。打造“顺天臻选”区域品牌,建设电商示范站,推动农产品标准化流通,通过深圳后方资源累计采购顺天农产品近百万元。争取省移民资金2600万元,落地金史村蛋鸡养殖、党演村美丽家园、枫木村冻库3个项目。
二是民生帮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基础设施提质。统筹使用帮扶资金6000万元完成32个帮扶项目。完成道路硬底化240公里,黑底化14万平方米。新建政务服务中心、派出所、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儿童妇女之家;建成镇级污水厂1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25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90%。
(二)社会保障强化。及时做好返贫致贫风险农户监测工作,对监测对象逐一制定帮扶方案并落实到位,每逢节日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每年开展“奖学”活动,共发放奖学金16.8万元,实施中小学“同餐同菜同价”行动,升级厨房设施为“全电厨房”。卫生院配备DR设备,提升诊疗水平。完成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3户,发放移民直补资金882万元,城乡医保完成率全县第一(93%)。
三是组织帮扶,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一)探索乡村治理“积分制”。在金史村探索实施“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打造线下积分超市及线上积分小程序,建立健全积分管理机制,激励群众参与村内公共事务,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健康文明习惯,以“小积分”彰显文明“大能量”,“小超市”带动文明“新风尚”,2025年全镇推广“顺天宝”积分管理模式。
(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新建改造沙溪、二龙江等村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公开“三务”事项120余项,提升治理透明度。完成12345热线诉求212件,响应率、办结率100%。构建“1+10+N”党员联户制度,划分89个网格党支部,实现“党员包片、责任到人”。创新“肩膀行动”闭环管理,化解矛盾纠纷34件(成功率97%)。
四是生态帮扶,建设美丽和谐乡村。
(一)建设绿美顺天。超额完成绿化任务(2025年种植16899株,完成率161.96%),打造5条绿美公路,推进“退桉还林”7000余亩,改种油茶、香樟等树种。发起“我为家乡种棵树”等活动,筹集绿美建设资金近百万元。
(二)城乡风貌提升。采用“白墙灰瓦”客家风格对农房外立面进行美化,完成农房风貌品质提升2000余栋,沿顺涧路段房屋外立面植入品牌LOGO,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整合典型镇资金,实施圩镇屋顶提升样板打造工程,新建样板屋顶210余处;结合顺天特色产业元素,统一更换门店招牌及遮阳棚,重要节点打造形象标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总之,顺天镇通过多维度帮扶举措,实现了产业有支撑、民生有保障、治理有成效、生态有颜值的乡村发展新局面,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继荣获第六届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广东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镇”、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广东省卫生镇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