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2024年宣传主题为“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一、卒中及其危害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是指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出血性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卒中均会造成脑组织损伤,进而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
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等“五高”特点。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我国当前第一位致残病因,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导致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超重或肥胖、心脏病(包括心房颤动)、心理因素、吸烟、大量饮酒及糖尿病等也是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
卒中重在预防,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度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二、卒中的预防
(一)日常生活行为注意事项
1.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
2.清淡饮食,做到低盐少油、食物多样,践行膳食指南推荐;
3.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保持情绪平稳;
6.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二)有相关疾病的患者重点注意事项
1.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坚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2.高脂血症患者应控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坚持按医嘱服用降血脂药物;
3.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应按照医生建议,采取饮食、运动和药物等综合措施控制血糖;
4.心脏病(包括心房颤动)患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发生卒中怎么办
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在发病后要立即拨打120,要听从120的专业建议去往最近的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救治。
在等待120救护的这段时间,一是要保持患者处于最舒服的状态,不要拖拽病人,避免出血性卒中病人进一步出血;二是不要随意吃任何东西,以防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导致救治机会的减少。正确的急救对于减少卒中致残致死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