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睡眠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但目前,许多青少年由于受到学习压力、电子设备、睡眠环境、作息习惯、个人情绪、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难以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情绪不稳、免疫力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等诸多问题。
面对这样,学生该如何改善睡眠呢?建议可以做到以下八点:
一、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规划好学习、娱乐、睡眠的时间,如果当前作息时间不规律,可以逐步调整,建议每次调整15-30分钟,直到达到目标时间。
二、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要保持环境安静、调整好室温、室内光线,如果无法完全避免室内光线,可以使用眼罩来帮助遮挡光线,如果外界噪音较大,可以考虑使用耳塞来减少干扰。
三、尽量少用电子设备
不用或少用电子设备,避免在睡前使用手机、电脑等视屏设备。学习时,尽量在没有电子设备的环境中进行,保持专注。建议在卧室内不放置手机、平板,尽量避免在卧室内尤其是床上使用电子设备。如果暂时还无法摆脱电子设备依赖,最好设置定时器,提醒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停止使用设备,尝试设定每周一至两天不接触电子设备,专注于其他活动,如阅读、运动、绘画等爱好。
最好关闭社交媒体、游戏等应用的通知,减少被打扰。
四、学会释放压力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不要熬夜完成作业,避免因学业压力导致睡眠不足。如果作业量确实过多或对自己而言难度较高,建议主动与老师沟通,寻求调整。
五、饮食调整
晚餐不宜过饱或过饥,避免在睡前摄入含咖啡因或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做到睡前不吃零食。另外,也要避免辛辣和油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质量。
六、加强体育锻炼
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在睡前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锻炼,每次30分钟以上。
七、学会睡前放松
睡前阅读要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书籍或杂志,避免阅读紧张性、刺激性的内容。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进行阅读或写日记,也可以进行冥想练习,或做中医自我穴位按压,帮助放松身心。
八、注重情绪健康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减少负面情绪,如果长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也不必过于烦恼,应及时寻求家长、老师或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