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咳嗽、打喷嚏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过敏了

时间 : 2025-07-16 10:29 来源:大鹏新区 视力保护色: 【字体:  

  当你开始频繁打喷嚏、流鼻涕,第一反应往往是“我是不是感冒了?”其实,这症状不一定是感冒,有可能是过敏在作祟!

  一、夏天鼻炎多发霉菌过敏

  进入梅雨季节后,霉菌繁殖较快,墙壁、家具乃至空调系统都能成为各类致病霉菌的滋生场所,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尤其是儿童群体,往往被误认为是感冒。

  过敏往往伴随出现这些症状:

  1.鼻腔:阵发性喷嚏、鼻塞到无法入睡、清水样鼻涕;

  2.眼部:结膜充血、瘙痒揉眼导致继发感染、畏光流泪;

  3.气道:约30%患者会发展成咳嗽、喘息等过敏哮喘症状。

  医生提醒,普通感冒多在1周内自愈,且多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如以鼻塞、鼻痒、流清涕为主,且晨间加重,应考虑过敏性鼻炎可能,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二、光敏食物、药物或诱发紫外线过敏

  夏天最常见的就是紫外线过敏,也就是光敏性皮炎。某些食物和药物含有光敏性物质,就像给紫外线加了“光学放大器”,会诱发和加剧敏感人群紫外线过敏。

  皮肤屏障功能弱、有紫外线过敏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如果长时间户外活动暴露在阳光下,前4小时应避免吃光敏食物,如芹菜、香菜、无花果、芒果、泥螺、河蚌等。

  常见的可诱发光敏性皮炎的药物类包括:抗生素中的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类;利尿剂类的氢氯噻嗪、呋塞米等;还有外用药中含维A酸的如祛痘药膏等。

  防紫外线过敏,有几点关键措施:

  1.避开日晒高峰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

  2.适度物理防晒,使用广谱防晒霜(覆盖UVA和UVB全波段);

  3.用药前阅读说明书,看是否标注“光敏性”或“避免日晒”,如果可能,夜间再服用光敏性药物。

  颈部、双上肢、双手、口唇、面部等部位容易诱发过敏,出现皮肤被晒红,瘙痒、起泡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局部肿块,这时要及时就医。

分享到: